? ? ? 自從女兒在外求學(xué),我就努力要變成她的鄉(xiāng)愁……
? ? ? ?剛剛在微信上問女兒,這次寄的肉松收到了沒有?女兒說好大的一箱呦,媽媽不是說好就寄一點點嘛,怎么來了一大箱?
? ? ? 可能是當(dāng)媽的直覺吧,總認(rèn)為女兒在外就吃不飽穿不暖,雖身處一線城市,比起我們?nèi)€城市來說,卻是要什么沒什么,仿佛流放山溝溝,所以我平添一興趣,每隔一段時間給女兒寄吃的,她煩不勝煩,哈哈……
? ? ? ?這次寄的是信華的肉松和洪瀨的雞爪,洪瀨的雞爪Q而有嚼勁,一直是女兒的心頭愛,也是她無論走到哪里必帶的家鄉(xiāng)名片。
? ? ? 幾年前女兒在北京上考前班,我去看她,帶了一只泉州忠記姜母鴨,這家烹制的姜母鴨,咸香嫩,女兒很喜歡。考前班的學(xué)習(xí)既緊張又枯燥無味,十八歲的女孩孤身一人在外,我本就擔(dān)心,看到女兒吃得津津有味,心頭很不是滋味。
? ? ? ?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后來考上了杭州,每次回家,女兒最想吃的就是泉州的面線糊。于是,就是深夜下的飛機(jī),即使是寒冬,我們一家三口也要到中山路莊府巷口那家晚上出攤的面線糊擔(dān)去品嘗,女兒的嘴是越發(fā)刁得如老饕了,面線糊一來看糊、二來看配料,泉州地處沿海,海鮮很多,可女兒加的配料并不要什么時令海鮮,她就要最古老最原始最普通也最受老泉州人喜愛的大腸和鹵蛋。
? ? ? ?面線糊摻著大腸和鹵蛋,加上油條,再來一小塊炸菜頭粿,這就成了女兒的鄉(xiāng)愁……。而我因了女兒所好,學(xué)會了如何烹制面線糊,把泉州本地出產(chǎn)的手拖面線揉碎,肉骨、巴郎魚干、蝦米等熬湯,地瓜粉芡糊,然后仔仔細(xì)細(xì)地翻洗大腸、鹵上大腸和雞蛋,盛碗時滴上當(dāng)歸米酒,撒上胡椒粉和蔥花,看似簡單的面線糊,制作起來還是很繁瑣;也為了這份鄉(xiāng)愁,我開始嘗試盡量多的泉州美食,我做菜包,餡是傳統(tǒng)的白蘿卜絲干、香菇、蝦皮、肉絲和炸花生米;我燒肉粽,用的一定是圓糯米,浸泡清洗水煮粽葉后方包上,里面有鹵肉、蝦米、干貝、香菇、鵪鶉蛋、蓮子;我蒸菜頭粿,白蘿卜手工磨成糊,糯米粉硬米粉各半,煮成粉湯和蘿卜糊攪拌均勻方蒸成粿;全家人圍著包春卷,面皮是大清早到西街阿佛處排隊購得,然后包上煮熟的胡蘿卜絲、肉絲、海蠣煎、豆干、炸米粉、海苔、花生酥、芫荽等等;我會煎地道的海蠣煎,我對清蒸白灼所有泉州港撈起的海鮮都很有經(jīng)驗,我用永春香醋燜醋豬腳……。這一切就為了成就女兒的鄉(xiāng)愁。
? ? ? 于是,我自認(rèn)為成了女兒的鄉(xiāng)愁。說來好笑,女兒一回家,我就會變著花樣逼著她吃各種食物,女兒身材苗條,也不大吃大喝,當(dāng)媽的很心疼那種瘦不拉幾的模樣,所以一逮到就硬塞東西,女兒至今不想媽媽的味道,我也是深感無奈呀,呵呵……
? ? ? ?閩南的女孩骨子里都有一種韌勁,能吃苦有思想會擔(dān)當(dāng),這小女子一出泉州城,就如脫韁的野馬,四處馳騁,也不驚也不怕,終歸是紅磚瓦厝走出來的孩子,帶著大海的彪悍呢。雖然我這霸道老媽沒能讓女兒懂得媽媽的味道,可那家鄉(xiāng)的飲食已經(jīng)融入了她的血液,夜里夢里那都是她家的方向呀!加油,寶貝,乘著海風(fēng)往前沖,而媽媽也一定會讓你記住媽媽的味道的,因為我也在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