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查看了兩個行業的十大品牌,
其中有個日本品牌印象較深,
官方網站結構風格簡潔嚴謹,
網點布局到世界各大洋大洲。
中國企業界的掌舵者普遍是六零與七零后,
掌舵的人對于傳統的重資產模式輕車熟路,
對于企業資產的建設傾向于扎扎實實落地,
家族式民營企業發展還是一鼓作氣勢如虎,
渠道布局廠房建設技術投入貿易材料投資。
中國企業在走出國際化道路部分已經試水,
想要全面穩健前進并且做成百年基業長青,
需要戰略布局商業模式重構品牌營銷策劃,
一切商業的本質都在于關系鏈的維護處理,
希望中國能走出真正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02/
獨一無二吸引眼球,
赤子之心情感打動,
道理拳拳心悅誠服,
幫他利他一脈組合。
營銷策劃文案這樣套路,
描述客戶問題吸引關注,
說明問題原因展示專業,
強調有病不治后果嚴重,
有藥可醫整體解決方案,
核心技術成功案例支撐,
醫好之后甜蜜紛至沓來,
馬上決策購買限時優惠。
/03/
低單價競爭普遍存在壟斷競爭市場,
身處于該環境中的企業會更敏感,
尤其對于高不成低不就的,
上不去下不來姿勢很難受。
很多品牌的核心價值,
其實都是“名中注定”,
只是你看不見!
點到為止,
做與不做、選與不選、肝膽相照!
以前市場洗牌者通過更低價格掃蕩,
主要是有實力有魄力。
現在大家都不會那樣冒險了,
在底下的人其實都想往上爬,
奈何沒有品牌資質底蘊撐腰只能搶奪,
光腳的沒必要怕穿鞋的,
他們說這就像拳擊,
你會痛,
對手也會痛,
大家痛總比你一個人痛好。
三國時期群雄混戰,
天下始終分分合合。
王和王的天下,
誰是真王誰能稱王?
真王者血脈必能傳!
單一品牌戰略是有缺陷的,
而最大的缺陷是組織內的人才匹配,
全員品牌戰略沒有多少人會支持,
守著一畝三分田的人不會想去開荒拓地。
多品牌戰略是需要管理的,
很難想象單品牌玩不轉能玩轉多品牌。
許多矛盾時候,
首先需要的是戰略決策,
既增長又收縮,
復雜不確定時代領導者的思考。
然后才是天外飛仙臨門一腳,
兩者顛倒早晚出問題。
鶴立雞群,
鶴的心里未必好受。
/04/
一高中同學,平時基本上沒溝通。
最近看到他分享到微信群的文章,
閱讀量192,打賞16人,互動評論7條,點贊12個。
他在群里說是自己剛做的微信號,不到300人。
如果數據沒有水分的話,那么這些粉絲算鐵粉了。
文章我沒看完,評論互動提到的理論吸引了我。
百度百科有這個詞條,理論創始時間2006年6月。
不同學科內容交織產生不同視角觀點再演化成體系,
然后應用于一種高頻場景,再進行不斷驗證、論述,
最終這個低頻的知識點在高頻場景帶動下取得了傳播,
激活口碑的一種方式是用低頻話題借勢綁定高頻話題。
現在這個時代,打造個人品牌的方式變得多元化了,
如果你有想法,完全可以通過一些工具創建品牌矩陣。
經常買書,看書名,看作者,看做序,看目錄。
一般不買那種稱獨創了什么理論體系書籍,
一套一套的背后僅是原有知識的重新加工,
經典背后蘊含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值得我們花時間去閱讀。
有一類作者出書的標題為:某某的本質,非大師不敢著也。
/05/
什么樣的文章容易讓人分享?
有一種格調叫做裝。
分享出去的文章能體現個人的品位,
哦,這個人在關注這個。
什么樣的文章容易讓人收藏?
有一種學習叫做借。
收藏起來的文章能在未來發揮作用,
嗯,要做個有學識的人。
感性的溝通做到以情動人,
借勢做好傳播營銷實現更多分享,
真誠互動吸引多人主動參與。
人的個性化覺醒,
更加任性和直白。
分享即傳播,
重要的是信任和人格背書,
基于真實場景的分享帶來了信任溢價。
————————————————
「專注互聯網10年★實戰品牌營銷5年」
——犀利的不像文藝派!
標簽:福清人、品牌人、策劃人。
擅長:全網營銷、品牌管理、平臺運營。
關注:產業+管理+資本+國勢。
來源:品牌營銷網www.pinpaiyingxiao.org。
微信公眾號:福清人在路上(ID:fqrzls),個人號:6195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