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選擇困難證的天平座面對選擇有天然的障礙,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從我剛剛聽說學而思——身邊有朋友給孩子報學而思——我參加學而思的家長課程——第一次給兔姐報學而思的七大能力課——給兔姐退課——第二次報名七大能力課。期間歷時一年多,我是十分糾結的。首先問自己為什么要報、期望值是什么、過程怎么堅持?,面對一系列問題有些恐懼這個培優課;同時又聽了一些褒貶參半的聲音,當時自己確實有點退卻。后面再一次報名的緣由是我認為做永遠比想來得重要,have a try不是一件壞事,只有經歷才是真實的......
? ? ? 今天陪兔姐上了第一堂七大能力課,我認為我有話想說。緣由從昨天我們趕回成都,晚上我拿著課本臨時看了一下就給妹兒講“比較”那堂課說起。雖然我教她認識了大于,小于,等于這幾類符號的使用場景,直接比較她也可以比較順當的給出答案,可遇到間接比較時她明顯不太接受我的擇中法——把其中反復出現的個體作為參照物,然后使用排序法找到比它大的和比它小的,這樣其實我認為效率很高并且一目了然。可是我忘了兔姐和我不是一樣的思維方式,我明顯感覺到她對于我的講解聽起來很吃力。于是我決定一定要親自聽聽老師課上怎么引導孩子理解的。所以今天一早帶著她去了,她請老師檢查作業時特別聽了一下老師對作業的點評。原來老師對孩子們的引導so easy!根本沒有什么中間參照物,直接找極致特性即可。頓時我有一種莫名的挫敗感,在孩子眼里可以很簡單的一個方法結果到我們這兒變復雜了,難懂了......同時我又有種解脫的快感,我至少有地方學習怎么教她。感覺自己和她一起重新成長其實蠻不錯的,至少讓我明白了對待孩子就用孩子更直接明了的方法。以前常聽說網上很多段子:年輕父母輔導孩子的作業要被刺激得搭支架的。我大概明白了,你和孩子都不在一個頻率,你自以為很好很簡單的方法在她們眼里是很難明白的,你說半天她還不懂,你能一直保持平靜嗎?那些談風度與教養的都源于你沒遇到真正讓你抓狂的事和人。
? ? 再來說說今天的課程體驗。今天主題是代換的概念;代換的原則;少換多,多換少的方法;以及天平的平衡方法:同增同減;整堂課中都有重點方法的反復引導理解以及實踐活動。我在教室后面看了一下兔姐的狀態,對于知識要點是很清晰明了的理解了,但和班上大多數同學一樣對于Do what不太明白,說白了就是不太懂我要做什么?以及不是很明白提示信息的作用。一旦引導她懂了題目,完成也是很高質量的。經過這個課程體驗,我似乎有點明白了學而思為啥火,為啥受那么多重視應試教育的人追捧?因為它就做了非教育工作者的引導者,引導不懂教育的人怎樣以孩子的視角看問題,找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當今家長們很多提到幼升小就顯得焦慮,那就是因為你對寶貝兒的能力不清楚、知識儲備不確定、以及她面對的所有競爭對手是怎樣的狀態都未知。我一開始也很怕這個未知,可是我現在沒那么怕了,因為我和兔姐都在學習,只有通過學習,你才更能清楚你的孩子是怎樣的狀態。我常給我們兔姐說,遇到困難不用怕,遇到問題也不用怕,我們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了……
? ? 題外話:幼小銜接拼的就是父母的付出,父母的再次成長。不要去苛求教育體制的完美,不要去斥責起點的不公,不要再去為了自己的一時懶散而包裝成一副我想給我孩子快樂的童年的樣子!試問有多少人在加班時間多到連覺都睡不好的時候卻在慶幸自己有快樂的童年呢?加油吧,年輕的父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