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我曾用了許久的網(wǎng)名,顧名思義,荼蘼過后,無花開放,因此人們常常認為荼靡花開是一年花季的終結(jié)。 出自《紅樓夢》。原句是:開到荼靡花事了。
我喜歡王菲的這首《開到荼蘼》,歌詞林夕所著,字里行間仿若我整個人生觀的心理寫照,我向來愛把人比作渺小螞蟻,時常抗拒大道理,因而我給自己取名為“荼蘼”,也希望至此終年,若無美麗花期早早結(jié)束未嘗不是另一種絕然姿態(tài)盛放。
然而我只敢想想,你不能杜絕任何正能量形式存在,我們活著便要掩飾,即使正能量某種程度上是負能量,所以我換了一個又一個的網(wǎng)名,名字越來越不陰郁。
我是待在懸崖峭壁沙漠叢生一隅的小孩,不知為何等待,沒人會來這個荒涼地帶,我坐在石頭上,太陽永遠不會下山,卻再也不會朝陽升起,這是我做的噩夢,心有余悸的一場噩夢。
最近時常幻想一個場景,獨自站在沙灘,細沙磨礪我的雙腿,縱使知覺不復存在,望著對面山呼海嘯頻起波浪的海水,仍渴望洗滌自己一身,大聲尖叫,痛快流淚,借此宣泄一番,沒人看見,沒人知道,亦如我不存在,那一刻,我想我是快樂的。
每只螞蟻
都有眼睛鼻子
它美不美麗
偏差有沒有一毫厘
有何關(guān)系
每一個人
傷心了就哭泣
餓了就要吃
相差大不過天地
有何刺激
有太多太多魔力
太少道理
太多太多游戲
只是為了好奇
還有什么值得
歇斯底里
對什么東西
死心塌地
一個一個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過的偶像
一個個消失
誰曾傷天害理
誰又是上帝
我們在等待
什么奇跡
最后剩下自己
舍不得挑剔
最后對著自己
也不大看得起
誰給我全世界
我都會懷疑
心花怒放
卻開到荼蘼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美麗
誰比誰甜蜜
誰比誰容易
又有什么了不起
和誰擦身而過
都那么整齊
碰見所愛的人
卻心有余悸
小四輪的暢想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