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原本是給做設計的朋友的禮物,拿到手后發(fā)現(xiàn)跟畫圖完全沒有關系,它致力于告訴大家怎樣做好比如名片,信箋,傳單,簡報,宣傳冊,明信片,報紙廣告,網(wǎng)站這類的排版設計,因此禮物無法送出去。這本書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闡述設計的4大原則——親密性,對齊,重復,對比;第二部分解說設計的根本——字體,中間介紹了顏色的運用,更用大量的案例進行就實際講解。當初翻看的時候,覺得它很簡單,閱讀目錄就把他已經(jīng)解決了。這次看到組長的活動成員介紹,覺得很漂亮,自己肯定做不出來,但是具體說哪里漂亮了,好像就是用了三種大小的字體,就是加了一點紫色,就是分成了兩排,就是多分了幾個方塊,這些字體、顏色、對齊我都知道,但是從來都沒讓它發(fā)揮出作用。為了完成第二周的讀書筆記寫作任務,在書柜里翻找時,看到這本《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決定重新仔細閱讀它。
書中提到第一原則親密性,即位置的距離,是否靠近可是體現(xiàn)出元素之間是否存在關系。其實我們在排版時,經(jīng)常很自然地利用位置的緊密程度來反映元素間的關系,而親密性實際上就是更有意識地這樣做,并把這個概念更向前推進一步,并提醒大家用留白來對元素進行分組。第二原則是對齊,頁面上每一項都應當與其他內(nèi)容存在某種視覺聯(lián)系,這樣不會給人混亂的感覺。我們習慣都是居中對齊,這樣創(chuàng)建一種更正式,更穩(wěn)重的外觀,但通常也很乏味,所以更多培訓之前,強制自己使用右對齊或左對齊,還有一定要堅持頁面上只使用一種文本對齊。通過充分利用親密性,并結合明確的右對齊或左對齊,使設計看起來更精巧。第三原則是重復,重復的項并不一定完全相同,而只要存在明確關系的緊密相關的對象,并且不是簡單地重復同一個元素,盡量“采用多樣性實現(xiàn)統(tǒng)一”,同時,建立一些純粹為重復而設計的元素。重復是一種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設計決策,會為你的作品帶來一種專業(yè)性和權威性。第四原則是對比,要想實現(xiàn)有效的對比,千萬不要畏畏縮縮,必須強烈,必須截然不同,避免形成沖突,給人失誤的誤解。在設計原則中,對比的效果是最為顯著的,你會發(fā)現(xiàn),增加對比,其他親密性、對齊和重復就相形見拙,但是設計頁面時很難只使用某一種原則,必須建立整體效果,它們相互協(xié)作。
書中介紹了顏色運用,認識由12種基本顏色構成的色輪,利用它創(chuàng)建不同的顏色組合,來實現(xiàn)自己想要的效果。比如,色輪上相對的顏色為互補色,它們彼此對立,最佳搭配是一種為主色,一種為強調(diào);彼此等距的三種顏色為三色組,除了紅、黃、藍構成的三色組外,所有三色組中的三種顏色都有基礎色使其相互連接,因此會非常協(xié)調(diào);暖色和冷色,暖色是趨進型,很容易就映入你的眼簾,冷色是遠離型,總在我們的視線中后退,暖色和冷色組合,少用些暖色,更多的冷色才能形成對比。
字體作為文章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對我來說沒有實際效果。因為這是本翻譯書籍,字體是關于英文的,對漢字排版設計沒有應用性,比如字體的形狀設計,簡單地就是大小寫的對比,這里漢字沒有大小寫之說。另一個翻譯類書籍的缺點,書中所涉大量案例也是英文案例,在解說對齊方面影響小些,但是親密性的劃分,重復和對比的設計,就沒辦法及時理解和練習了。書中提到要得到更好的例子和想法,可以拿一本喜歡的雜志,仔細觀察和收集喜歡的素材,這也不惜為一個很好的辦法去彌補這兩個缺點。
即使只是簡單的四個原則,九個字,也還要經(jīng)過大量的實踐,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設計出漂亮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