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一抬眼,看到我的琴。就這樣無言的在墻上掛著,一天沒有彈,接著就是兩天、三天、四天。
我任憑它掛著,我無數次進進出出,卻對它熟視無睹。
重陽節,梵音寺回來,我心里對古琴產生了很古怪的情緒。為什么,那些人學了一兩個月,就可以這樣輕率的把它放在人前表演,它不是什么調心的器,也不是什么載道的器,而是伶人表演的工具。
為什么自己的堅持看起來這樣格格不入。
因為,高度的理想化,引起了我巨大的灰心。灰心和沮喪讓我懈怠,也不情愿去彈它了。
我是很忙,要做飯,要管小孩,要工作,要購物,要花費各種雜七雜八的事項。哦,彈琴算了吧!
很多事,你真的只有面對它的時候,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是被什么東西打敗了。
我被自己的理想化和對一件事粉飾后所產生的期望毀滅了一種粗拙 的火焰。
這種決心始終被外面的期待驅使著,所以瞬間覺得虛空不實在。
但是,彈得好與不好,真的有那么重要嗎?你是不是忘記你專注的一個聲一個聲彈下來,心里流過的感動與滿足的暖流。
堅持只是一種陪伴,不是比較,也不是競賽,而是從始至終的繼續。滿足內心才會有真正的自得。
放下期待,才可以真正輕裝上陣。
做什么不是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