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的第一天,兒子報道完畢,就開始了入學考試,一直考到晚上9點40以后才結束,回來情緒就不是很好,也沒有太多的交流。
第二天大早送兒子去學校,在電梯上,問了一句:“昨天考試的情況如何”?
兒子:“很不好,很多題都是沒有見過的”,
我:“那是不是暑期作業沒有好好完成哦!老師說的考試內容都是暑期作業的內容”,
兒子直接就爆了:“我怎么就沒有好好做作業”,
我一下就被堵在哪里說不出話了,覺得非常的不舒服。我說什么了,我不是關心他嗎?他至于一大早就開始冒火嗎?很快,察覺到自己的情緒不對了,有委屈,有生氣,在那個當下,我并有能夠馬上給出自己答案。
我壓著火帶著沒有通暢的心情,告訴兒子:“一大早,我只是想關心一下你,至于發這么大的火嗎”?
兒子沉默了一會說:“語文這次考試老師要求背誦的題,我全部都答對了”。
我:“哦,我是在群里看到,所有老師都這樣說的,開學考試的題都是暑假作業里的內容”。
兒子:“數學不是,很多題就沒有見過?!?/p>
我:“那是我不太清楚情況”這個對話過程中,我和兒子一直都處在焦灼的狀態中,直到把送兒子到校門口之后,只說了句:“拜拜”。
? 送完兒子之后,我開始自我同理,感受在當時就找到了,但是我的需要時什么呢?體會了很久,我需要:交流、關心、放松,但是,我做了些什么,是來滿足我的需要的呢?我開始回想我當時說的話,真正點燃兒子情緒開關的是我的那句話:“那是不是暑期作業沒有好好完成哦!老師說的考試內容都是暑期作業的內容”,這句話在這個時候,我來聽的時候,我都聽到了批評、指責、不信任,那兒子當時聽到這個話的感受是什么?他的需要又是什么?到這個時候,我整個人已經平靜下來了,我想著晚上等兒子回家的時候,和他重新聊聊這件事。
? 晚上兒子晚自習到家后,我跟兒子說:“兒子,累不累?”
兒子:“還可以”,
我:“我想早上的事情重新聊聊行不”?
兒子:“行”。
我:“是不是當我說,那是不是暑期作業沒有好好完成哦!老師說的考試內容都是暑期作業的內容時,我猜你當時覺得委屈?”
兒子:“不是,我覺得有些冤枉,作業我都是認真做了,這次數學確實很多題沒見過,”
我:“你感覺到被冤枉,不被信任是嗎”?
兒子:“是”
我:“我想重新給你表達一下,當聽到你說題很多都是沒有見過的時候,我用了慣有思維馬上就開始和你交流,如果當時,我不這樣說,而是問問,你覺得很多題沒有見過,超出了暑期作業的內容,但是你會做多少?你還會感覺到被冤枉、不被信任嗎?”
兒子:“不會”
我:“我為我早上的習慣性說話模式給你道歉,同時,我也很想給你說,早上那一刻,我也挺難過、堵心的,我很希望我們能夠有一個平和交流的狀態,但我知道又被我給搞砸了”。
兒子:“我也就只發了一下脾氣,聽到你給我說你不是那個意思,至于發火嗎,那個時候,我想你又詞不達意了,所以,我也沒有繼續往下說了”!
我:“聽起來,當時,你是有些理解到我了,所以選擇了閉嘴,而我當時沖口而出的話,確實給你帶來了語言沖擊,造成了沖突的焦點,我后面也回想了一下這個事情、體會了一下你的感受,所以我想今晚找你重新聊聊,不想產生一些誤會”。
兒子:“嗯,你早上到底想給我說些什么”?
我:“我很想給你說的是,這次考試的題型很多沒見過,咱們是不是在假期里,還有那部分題沒有關注到,這次考試以后,是不是我們也應該找找原因”。
兒子:“我就說,你說出來的話和你想的不一致,不過我現在完全明白你的想法了,你其實是想我通過這次考試以后有個總結,分析原因,對癥制定計劃是不”?
我:“是的,兒子,我就是這個意思”。
兒子:“行了,我自己知道該怎么辦了”。
我:“好的,你都清楚了,就不多說了”。
晚上用NVC的方式,重新開啟了對話,誠實的表達、確認、反饋,界限清晰,滿足到了交流、關心、放松的需要。
了解隱藏在我們言行背后未獲滿足的需要、有助于減少敵意、療愈痛苦、化解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