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8
《大魚海棠》這部跳票了很多年的電影終于如約而至。
“所有活著的人類,都是海里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他們從海的此岸出發……他們的生命就像橫越大海,在路途中,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他們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
“如果情懷不死”
12年,十二生肖,一個輪回,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12年?
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樣的執念會讓一個人為一件事努力12年?我毫無疑問地歆羨這種人,因為我捫心自問自己有很大可能做不到。
除了寫字這件事,其他的我都沒有過分的念想了。
也許再過個幾年,當生活的茍且遍布,我也會棄了這支筆。
第一次聽到“情懷”是在大學吧,當時覺得整個人都能升華,這兩個字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但在經歷過這么些不多不少的事之后,我越來越害怕提到這兩個字,因為提到的人太多了,而在情懷之下,我卻根本看不到其他實質性的內容。
情懷很好,但沒有其他都是白搭。
情懷會給我們披上一層虛假的外衣,讓我們為此著迷,而一旦因此沉溺,便會置身于自我感動和自我想象里。
或者,換一種說法,情懷其實是一種錯覺。
就《大魚》而言,每一幀畫面都足夠精美,細節刻畫淋漓盡致,世界觀宏大而有內涵,但仍不可避免地,故事性太弱,對白讓人感覺到尷尬。
就故事性而言,《大魚》無疑是一大敗筆。
在這個層面上來說,我認為它并不值得12年的等待。
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預告片里告訴我們的,和我們真實看見的,還是有差別的。
其實仔細想想就會意識到悖論的存在。
如果失去情懷,那么這部電影真不一定能夠成功面世;
然而它的面世,在某種程度上無疑破壞了人們對情懷的期待。
然而我還是看得熱淚盈眶,因為它的主題,因為人與神的相遇,因為相遇即為羈絆。
所以,如果你是等待了多年的死忠粉,我建議你不要抱有完美的期待,不要奔著故事性去看,你一定會失望,但是希望你看到某些細節,那是彩蛋,也是回贈,比如最后椿脖子上帶著的面具掛件,比如湫打出的那副牌“一六三四”——“一路三思”。
如果你像我一樣不是所謂的情懷黨、死忠粉,我推薦你去看,因為當我們拋棄了情懷和其他的一些因為等待而過度粉飾的價值,它還真的是一部還不錯的動漫。除了講故事的能力不足,對白弱智到尷尬。
“相遇即為羈絆”
椿的爺爺對椿這樣說;“我知道你在做一件危險的事情,但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對錯就與他人無關。”
這句話不能不說帶了些微的偏執,但我很喜歡。
要知道這是你自己的人生,與他人有聯系但最終的決定權依然在你。
說到底我們是獨立的存在,如果你不強迫你自己,那這個世界也就無法強迫你。
這句話也不得不讓我想起兩位導演,他們因為一個夢相遇在一起,并為此付出12年,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的,他們并不計較旁人說的對錯。對錯是一定存在評價的標準的,而在我們自己的人生里,這種標準是不存在的,因為你無法比較,盡管你可以想象如果做了其他的選擇現在會是怎樣的狀態,但是那也只是想象,是一種意淫的真實。
很多時候我們相信命中注定的存在,緣分的際遇,我和你的相遇,不是因為我們一定要追求什么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因為我們確信有什么會使這個世界不是冷冰冰的樣子。
有些人會突然而然地出現在你的生命里,也可能會突然而然地離去,我們會欣喜也會悲傷,但相遇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林夕的歌詞里寫“在有生之年遇見你,竟已花光我的所有運氣。”
椿與鯤的相遇,椿與湫的青梅竹馬。
有人說,那么長的陪伴抵不過另一個人的出現。
但我一直知道,愛情這種東西,真的不是靠時間的長短來決定的。
椿與鯤的相遇不能說是命中注定,但一旦相遇即為羈絆。
我們這一生會遇見多少人,你在他們的世界里又會停留幾分幾秒?
葉芝有一句詩我非常非常地喜歡,透進骨子里的喜歡。
“許多人,路過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近我的生命。”
他愛戀一個女子卻求而不得,寫下了這句幾近斷腸的詩句。
很多時候,我們向往那種飛蛾撲火的愛情。
壯烈而勇敢。
就好像在用盡一切燃燒自己的生命。
就好像沒有你我就真的會死。
我不得不承認這是意淫。
可是,
有多少人沒有幻想過從一而終的,完美的愛情?
“我愛你,但與你無關”
佛教云人生八苦,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求不得”。
既不是恰當的時間,也不是恰當的地點,你卻愛上了一個恰好走近你心里的那個人。
你求而不得,你深深煎熬,你默默凝視,你執著守候。
很多時候,愛不是為了得到,而只是付出。
有人會覺得,你是傻逼嗎,明明得不到,卻依然像飛蛾撲向火。
有人會為湫悲傷,我卻為他高興,因為他在愛情里堅持了自己,喜歡就是喜歡,愛就是愛,我付出我愿意付出的,如果最后能得到一個微笑的饋贈,那也是心滿意足了。
《奇葩說》里有一集講到了戀愛中要不要要有備胎?
有人說湫是千年備胎,從而認定椿是綠茶婊,我也是醉醉的。
備胎的含義是什么,就是當你在感情失利的時候的備選,但是椿是明確表示了對湫不是愛的感覺(發了好人卡),所以湫完全不是備胎,在童話故事里除了王子和公主,一定會有個英勇的騎士,騎士愛著公主,為她赴湯蹈火,奮不顧身,但公主愛的只是王子。
那一集的《奇葩說》里樊野說:“感情是一件無法控制的事情,我能控制的就是不去破壞你現在的感情。”而湫很不幸地就是這種人,只是他仍舊愛得熾烈,燃燒自己,不求回報。
安迪· 安德魯斯在《上得天堂,下得地獄》里說:“一生之中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愛情里的奮不顧身,不一定是和她私奔,而是在她找到幸福的時候仍然默默守護,愛是求而不得仍然很克制。
有人說傻,有人說賤,那是因為他們不懂,他們以為,只有兩個人之間互相的愛才叫愛情。一方付出一方不付出,他們說不對等的愛不會持久,但天知道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神經病,如果不能持久那就付出到我消耗掉我全部熱情的那一天。
他們完美詮釋了“我愛你,但與你無關”。
就像《龍族》里面的明妃對諾諾,
就像葉芝對那個他深深愛戀的女子,
就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面那個陌生女人。
“拜托你不要現在拒絕我,請讓我繼續喜歡你”
從我跟你相遇的那一刻開始,聯系的紐帶就已經產生了。
這是緣分,也是羈絆。
我愿意抱著萬分之一的祈盼,我希望你會懂。
無論這個世界變成什么樣子,不管未來是詩和遠方還是茍且與世俗。
要相信我們之間的羈絆,即使這世界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