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愈發(fā)認識到建立清晰概念的重要性。
什么是概念呢,其實概念就是我們對于事物的認知,說白了就是你是怎樣定義一些事物的,你是如何認識一些事情的。高中的時候,記得高中班主任一直在強調(diào),題目做錯了,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概念沒有掌握清楚,很多概念是模糊的、混亂的。畢業(yè)之后,仔細回想,覺得這種說法越發(fā)有道理。同樣,其實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的很多錯誤決策都是源于自己對于一些事物的概念不清晰,甚至于我們對于很多事情都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概念和清晰的認知。
對于這一點,其實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很多東西自己是知道的,是明白的。所以看到很多一些關于學習的指導和其他做事的一些方法論,總覺得是沒用的雞湯。因為在他們的腦海中,這些東西是自己真正理解的。而能夠證明他們其實并沒有清晰的認知也很簡單,如果讓他們?nèi)フ勔徽勱P于某個事情或者概念的看法時,他們沒有辦法用非常簡單的語言去進行陳述,或者說,他們沒有辦法把這些東西揉碎了講給別人聽。當然他們肯定有自己的一套說辭,那就是自己其實是懂的,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而已。同時更近一步的,他們也并沒有把這些正確的方式應用于生活之中。
舉例來說,學習、知識、投資這些詞是不是看起來很常見,你一定認為自己是理解的。如果讓你仔細地給別人解釋,你覺得能做到嗎?我想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可以,我們以為自己理解了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模糊的,我們能只能知道個大概,而無法精準定義。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解決問題和做出選擇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困難。
高中時候的物理題,每一道題背后都是基于一些知識點,而有時做題出錯的原因要么是根本不知道這個知識點,要么是知道運用哪個知識點,但掌握不夠透徹,理解有誤。生活也是如此,做出錯誤決策的根本原因就是對于一些底層概念根本是不知道的,或者是模糊的。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做出選擇,而選擇的背后根本是基于價值觀。價值觀的根本就是什么是好的,而往往我們對于什么到底才是好的根本沒有自己清晰的認識,自然就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仔細想想,是不是有很多時候,面臨一些重要選擇的時候,比如選擇專業(yè)、選擇城市,你很是糾結,不知道應該選擇哪一個,你會覺得有幾個都差不多。所謂的差不多就是模糊,如果你對自己的選擇有著嚴格而清晰的標準,肯定就不會出現(xiàn)差不多這種情況,很容易地就可以篩選出基于你的價值觀最適合的選項。
而想要獲得正確的概念也很簡單,那就是多讀書,多思考和總結。我們都知道整個歐里幾何都是基于幾個公理而展開的,這些最底層核心的概念構建了整個數(shù)學大廈。而對于一些最最底層的東西,我們也要自己梳理清楚,只有根基扎得穩(wěn)扎得牢,自己對于這個世界的其他認知才會穩(wěn)固和堅挺,就不會出現(xiàn)有時你做出一件事情,連自己都給不出理由,甚至只是因為別人做,所以你也這樣做的情況。
有人認為活著,開心就好,不用很多事情都搞得那么清楚明白。然而,如果連開心的概念都不明確,又怎樣好好地活著呢。生活沒有對錯,但是你要有你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