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我讀的不多的產品書籍中,最小而美值得一讀再讀的,我認為有兩本:一是用戶體驗要素,二是簡約至上——交互式設計四策略。
? ? ? ? 這本書重新定義了我對簡單的認知。作者提倡的并非極簡主義,而是有自身特征和個性、能讓用戶流暢完成任務的樸素的設計。簡單是去除多余的不必要的元素,而加強對關鍵元素的強調。譬如在設計一個椅子時,我們不是不要裝飾或者拋棄對外觀的追求,而是通過對椅子的形狀、質料這些關鍵元素的設計和組合,來完成一個樸素又美觀的設計。
? ? ? ?先說結論:
? ? ? ?交互設計的優化四策略分別是:刪除、隱藏、轉移、組織。
1. 為何簡單如此重要?
如果是幾個月前的自己,那我一定最先想到的答案是:美觀。在做這一行之前認為一個產品的外觀是個了不得的大事,如果一個APP做的太丑,那么它就直接去死好了。真正進這行之后,發現產品的顏值真的是很小的事。
比起顏值來,更重要的,能決定產品生死的,是能否為用戶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每個人在付出同樣多的成本時,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功能。這也使得太多的廠家為自己的產品堆砌了許多花里胡哨,然而并無卵用,就算有致命大BUG都沒人發現得了的功能。這些功能短期內會在同質化的市場里,讓產品得到更多青睞,但是從長期來看,堆砌功能是致命的。
首先,不要想著放一個功能試試水,如果不行就撤掉。如果加一個愚蠢的功能會帶來5點的傷害值的話,刪除這個功能就可以帶來10點的傷害值。沒有人能接受已經到手的東西被剝奪,就算是一團垃圾。刪除任何功能都會導致用戶激烈的反抗。而這樣不斷的添加功能,不僅會使產品變得龐雜累贅、還會使代碼維護成本不斷上升。這就好比登山的時候背著一百斤的裝備,丟了吧舍不得,背著吧,沉死。
其次,用戶是不講理的。在追求功能的時候當然追求越多越好,這是人性的貪婪。可是在功能太多影響他們正常使用流程時,他們會非常輕易的變得憤怒,從而拋棄產品,轉投一個更加簡單產品的懷抱。
2.簡單為誰?
一個產品在設計時,至少應考慮到三種人員:程序員、銷售、用戶。我們的簡單是為了用戶。而這個簡單有可能會使代碼量激增,有可能會招致銷售人員的反抗。但這都是追求簡單要付出的代價。這個時候產品經理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要在這三種力的作用下,找到一個相對平衡的位置。不能追求成本低而將工作量轉嫁給用戶,當然也不能因為過度追求細枝末節的完美,而導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3. 對產品的思考
在開始設計前要先設定限制條件——要設計什么,有什么設計原則嗎?
思考一個產品最好先給自己講一個故事。用這個簡單的故事來引導自己思考,在評審會上也可以用這個產品說服別人。
這個故事有三個部分,人、地點、行為。(即角色、場景、故事)
3.1 角色
?三種用戶:主流用戶、隨意用戶、專家用戶。由于專家用戶追求精確的操作結果而不在乎過程的復雜性、并且常常在意的是主流用戶所不在意的功能,所以專家用戶的需求應該被后置考慮。而隨意用戶人數比專家用戶稍多,對新功能有一定的探索意愿,卻有比主流用戶更好的忍耐力。所有的產品都歡迎更有忍耐力的用戶,可是卻不能按照有忍耐力用戶的需求來設計。
因此,結論就是——根據主流用戶的需求進行產品設計。
3.2 場景
用戶在不同情況下使用產品,對產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典型的如:地鐵、辦公室、家里。
3.3 行為
從頭到尾不要遺漏的描述用戶的行為。
4. 方法
略。
:-D具體展開方法之類的沒意思,就那四條,共八個字,在動手做產品的時候,心里默默記著,別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