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記賬
最初接觸記賬是高中時期,記賬的起因已經在腦海中淡忘了,只記得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載著自己的每一筆消費。媽媽看到我的賬本后,對我說,你向來不會隨意花錢,目前的支出都是必要不可少的,要知道專注學習比關注這些更重要,不要太在意枝微末節的花費。想想覺得很有道理,吃喝住行都在學校,鮮有其他消費,記賬的確沒有太大意義,就這樣,記賬慢慢淡出我的生活。
上大學時,生活費總是隨學費一起匯入銀行卡里,不夠時和媽媽說一聲就好,那時候消費欲也不強烈,支出仍然集中在基本生活方面,因此只是每月記一記月初和月末時銀行卡余額,得出月消費總額。
正式開啟記賬之旅,是在念研究生時。本科畢業后,我原本可以按父母的意愿接受一份穩定的工作,最終卻堅持念研究生,繼續啃老狀態,于是暗自下定決心,試圖用獎學金和實習工資養活自己。消費水平的提升和三天兩頭的淘寶購物讓我的每月支出日漸增長;同時,受斷舍離、不持有等觀念的啟發,我決心通過記賬控制消費欲,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
在不斷摸索嘗試后,我目前主要利用的工具是記賬app和excel,app側重核算支出,excel側重分配收入和預算。
app用的是挖財,主要分為衣、食、住、行、書籍、課程、美容、社交等類別。遵循簡單快速的原則,主要采用三種記賬模式記錄支出:
1.由于現金支出主要花費在飲食和少量生活用品上,因此只記每筆取出金額,歸類于飲食支出,具體不再記錄。
2.和朋友聚餐、購物等一般使用銀行卡或支付寶支付,發生一次記一次。
3.利用支付寶自動記賬功能統計淘寶購物,自主計算京東等其他少量發生的支出,月末集中記錄一次,只記大類,不記明細。
收入和預算主要在excel中利用自己設計的簡單表格記錄分析,同時在app中記一筆每月總數。主要模式有:
1.根據工資條記錄每月基本工資、獎金績效、兼職收入,分析收入構成。
2.根據以往消費預估每月支出,給收入安排不同的去向,如10%劃入金鵝賬戶,10%分配給學習基金等。
記賬給我帶來的好處是我能清楚地了解錢的來龍去脈,通過預算能迅速判斷某筆消費是該忍住剁手,還是愉快的買買買。
二、資產負債表、收支表
簡七理財的家庭財務報表、收支儲蓄表簡單易懂,內容上和自己使用的excel類似,但更為專業,適合資產類型、投資品種增加后使用。由于目前資產量不大,結構簡單,今天就不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