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硬道理
無論是養家糊口、賺更多的錢、職業經理人、創業積累,成長是硬道理。
這四個目的,不沖突,最終統一在成長。
成長、不等于成功。
第一個成長,是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融合。
從學校出來,大部分人都是理想主義者,即便是換一份工作,剛開始也是理想主義者。充滿——
我想要:什么都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什么都想要去改變、
我希望:希望有個好的團隊、希望有個好領導、希望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我想要、我希望的想法受挫后,開始產生不滿。
有的人變得應付了事,有的人不斷換工作,不斷的重復。
有的人、可以面對現實、可以解決問題,最起碼走向了社會中產;
有的人、又能處理現實問題,又能保持心中的愿景,可以走向金字塔頂尖;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個人懂得該做什么、遠比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認為該做什么重要很多,一個人的成長,最基本的就是從理想主義、走向現實與理想融合的境界,從溫室里的理想環境,走向風雨交加的真實世界,卻依然能夠盛開、依然保持心中的純凈。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還有一個問題可以理清楚——工作沒有喜歡或不喜歡的沖突,只有能不能處理現實中的不完美的問題,每個工作都是充滿艱辛、充滿要解決的問題,現實就這樣不完美,如果逃避這種現實的問題,那即便換到所謂自己喜歡的工作,不久又會不喜歡。
很多人的所謂喜歡的工作,其實是自己擅長的工作,因為擅長、所以能更好的解決現實問題,不要將喜歡和擅長混為一談。
第二個成長,是建立責任感
工作了,就是一個獨立的社會人,不能活在別人的光環
男人要擔起工作崗位的責任,擔起作為丈夫、作為父親、作為子女的責任
女人也同樣,生活在別人的光環下,永遠無法成長為獨立的社會人,即便是專職家庭,也要當成一項工作來做好,沒有責任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會有獨立的尊嚴,甚至會被別人踐踏,這個別人,有可能是丈夫。。。
帶著責任感,才能做好一件事情、才能發現一件事情的美好的一面——即便是家庭主婦,同時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三、成長的路線
圍繞著解決問題,提升認知能力、修煉從容而豁達的內心、積累志同道合的圈子
同時,對人、對事、對社會,建立客觀的認識。
對人:主觀到客觀、自我到付出、期待別人鼓掌到為別人鼓掌、事情到人性
對事:看清楚做好一件事情的關鍵
對社會:去掉有色眼睛,世界本沒有善惡美丑,
四、成長的環境
環境造就人,不能從事的工作——不需要思考的工作
但,一旦碰到需要思考的工作,就要努力去提升自己。
工作,不要不倫不類——市場是生命線、科研是原動力、資本是虎狼
五、能力和奉獻
在追求工作的意義之前,先要確保自己有能力。
先解決基本的能力,再談奉獻,一個基本工作問題都解決不了的人,不相信能為別人奉獻什么,不管做什么、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