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大學,不再像高中那樣,自己可以有了很多的課余時間。然而很多人卻因為種種原因而荒蕪了這些時間。
這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知道時間的寶貴,還在肆意浪費著我們那僅有的青春時光。而當我們好不容易有了學習的愿望或者稱之為動力的時候,卻只是想想想,停留在思想的層面。可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合理的利用時間是種能力,而我們必須要懂得這項能力。
學會這種能力,首先我們得合理的計劃每一天。因為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事,而且有時事情還很多,這時合理計劃合理的安排是必須的。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心中要有數,要制定學習計劃,決不能信馬由韁。每天照著去做,長期形成習慣,時常自己督促自己。
其次我們得勤奮起來。自古,勤奮就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古今中外,許多名人志士都以勤奮作為成功的座右銘,“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早如林;”“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等等。這告訴了我們,天賦并不能改變一切,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而怎么花費時間去努力呢?我國著名的作家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會有的,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也就是說,我們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去學習。在大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在課余多多去下圖書館,或者可以多多參加一些部門和社團,利用這些機會來學習和鍛煉自己。
當然,最重要的是行動,我們不能把學習的愿望停留在思想的層次,而是要去實現。計劃好之后勤奮起來,相信你的大學生活一定很精彩。
文/劉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