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鹿十七
朋友問我:“覺得人世間最美好的詞語是什么?”
“不期而遇。”我順手捋了一下頭發(fā),說出這個詞語。自從把斜劉海兒剪掉開始梳中分以后,我就不再用甩劉海兒的方式表達(dá)我的傲嬌氣質(zhì),改成了順手捋了一下頭發(fā),以顯示說出的話是經(jīng)過認(rèn)真思考的,好像腦電波真的已經(jīng)由大腦發(fā)出并且流過頭發(fā)。
“看來你相信緣分嘍。”
“恩,我唯心,一直都是。”說完以后覺得,我學(xué)哲學(xué)的朋友和研修佛經(jīng)的朋友在聽到我這個回答后,估計會來給我糾正說唯心和信緣是沒有什么關(guān)系的……而我只是想說,我信神信鬼也信緣分,信這個宇宙里所有不確定的事情,比如沒有事先約定好的遇見。
不期而遇。我喜歡這個詞,當(dāng)這個詞經(jīng)由唇齒發(fā)出時我便更喜歡它。四個音節(jié),起落都是降調(diào),所以一點也不顯張揚;又因獨獨少了需要轉(zhuǎn)音的上聲,所以不需要把嘴張大,上下唇稍稍張開一點,“不期而遇”四個字便從齒間發(fā)出。念出時的喜歡似是比想到時又多了一分。
古人說,“不期而會曰遇。”不過我想我大可不必把自己對這個詞的喜歡追溯到那么遙遠(yuǎn)的時代,我對這種感覺的迷戀大概是直接來源于我媽。
我媽喜歡看《康熙王朝》,最近一直抱怨電視臺上不播這部劇了。我像所有年輕人一樣,提議讓她直接去網(wǎng)上找來看。
“不行的,從網(wǎng)上直接找來看,和看到電視在播就趕緊坐下來看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不能為了快點看劇就打破了這種感覺。感覺不對,劇也不對了。還有如果因為在電腦上看劇而錯過了在電視上看劇的時間,那就更糟了。”我媽一邊擺弄著她手邊那盆長勢喜人的吊蘭一邊說著。
可能每一個媽媽都可以當(dāng)個生活哲學(xué)家,如果不能,至少也是個經(jīng)驗段子手。我想了下,她剛剛說的那種感覺應(yīng)該可以表達(dá)為:強(qiáng)行展開的一段相遇,或許會毀掉之后本該順其自然發(fā)生的一段緣分。
這種在電視上突然看到正在播的《康熙王朝》的感覺,大概便是不期而遇時的欣喜了。很多人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瞬間吧,拿著遙控器換臺時,突然看到一個喜歡的節(jié)目正在播出,一種代表開心的因子迅速占領(lǐng)了整顆小心臟。有時候我想,這感覺簡直可以和“早上醒來發(fā)現(xiàn)陽光與你同在”的感受媲美,雖然我想要的未來并不能簡單概括成每天看電視時都能看到我喜歡的劇。
我想要的未來,大概是與某人或某事不期而遇,從此故事順其自然地展開,我本是依照上帝給我寫好的劇本走下去,最后卻遇到屬于我的意外的美好。
也或許,上帝寫給我的劇本里沒有特別美好的故事。那倒也不妨,自己遇不到,就讓別人講給我聽。平時和喜歡的朋友聊天,聊到酒酣茶熏處,我會問一句:“親愛的,給我講個故事聽好不好?”有時候這問題問完,對方就凌亂了。那樣的話,我就要趕緊救場說:“那我給你講個故事吧……”也有時候,對方略微想一會兒,就會講一個故事給我聽。與一個美好的故事不期而相會,也總是能讓人心生歡喜。有一次,我的朋友宗非給我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與不期而遇有關(guān)。
故事的主人公叫鳳兒。鳳兒是村子里最好看的姑娘,可能比歌里的小芳更水靈可人,大家可以自行腦補(bǔ)鳳兒姑娘的樣子。比如,她的臉可能很像夏天熟透的番茄,紅紅粉粉又軟糯可愛,看不到她的笑很多人都睡不著。我不敢隨便描寫鳳兒姑娘的長相,因為即便是宗非也沒有見過姑娘年輕時的樣子,我們只知道姑娘長得好看又善良。
故事的開始是鳳兒姑娘帶著自己的小侄女兒玲玲去隔壁村子玩,兩個孩子玩得開心了就忘了要回家,直到玲玲喊餓,她們才發(fā)覺日頭已偏西。鳳兒想趕緊抱玲玲回家,餓鬼玲玲卻哼哼唧唧地嚷著要馬上吃東西,她知道最愛她的小姑絕不忍心讓她挨餓。據(jù)說,這世上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fù)。果然,玲玲未辜負(fù)屬于她的美食,鳳兒也未辜負(fù)她對玲玲的愛。在鳳兒抱著玲玲敲了幾十戶人家的門,卻都以家里沒有糧食為由被趕了出來以后,鳳兒簡直要絕望了,但她還是決定再試一次。這一次,給鳳兒開門的是個面容瘦削的男人,聽了鳳兒的請求后什么都沒說,轉(zhuǎn)身回屋拿了一個白面饅頭塞到玲玲手里。饑荒年月里,一個白面饅頭讓鳳兒記住了這個男人。
后來家里給鳳兒說親時,她還心心念念著這個男人。現(xiàn)在我們總說一見鐘情都是看臉,但我總覺得,所謂一見鐘情,大抵是一種機(jī)緣。越是美好的人,越容易擁有這份機(jī)緣。而這機(jī)緣,很多時候可能真的與長相或是否富二代無關(guān),比如鳳兒看上的這個男人。鳳兒家里人去鄰村打聽,得知這個男人比鳳兒大十歲,家里窮的叮當(dāng)響,不知道那天到底是怎么變出一個白面饅頭給鳳兒的。可是鳳兒就執(zhí)意要嫁這個男人,因為她覺得是老天爺讓她在那天遇到這個男人,看到他的善良。
“鳳兒嫁給那個男人以后怎么樣了呢?”我知道你們會這么問我,因為我當(dāng)時也是這樣問宗非的。可宗非說他不想這么快就講完鳳兒的人生,畢竟人生很長,直接跳到最后總顯太急。“其實,他們的故事和我們的故事有些像,但是又不一樣。他們比我們幸運。”宗非講到這里停頓了很長一段時間,讓我有機(jī)會再回憶一遍我和他之間的故事。
我和宗非的故事很簡單,簡單到讓我不知該怎么去珍惜。他在準(zhǔn)備考研時遇到了我,可是在考研筆試結(jié)束后才有機(jī)會和我認(rèn)識。彼時,他已經(jīng)報送倚在江南水鄉(xiāng)里,號稱培育中華才子數(shù)量最多的Z大。而我要北上去C大。相遇不逢時,總是讓人唏噓。火車就要開往南北兩個方向的時候,我說:“給我講個故事聽好不好?”他想了想,在陽光里坐下來,給我講了一個她姑老爺講給他聽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是他剛剛過世的姑姥姥。
姑老爺已到耄耋之年,講起年輕時的事情眼睛依舊會發(fā)光。他說,他是在鬧饑荒的年月里認(rèn)識宗非的姑姥姥的,她叫鳳兒,是個好看又善良的姑娘……他說,娶了鳳兒以后,他一直都努力干活兒,保證地里的收成,農(nóng)閑時就出去做工。總是怕家里缺錢,怕鳳兒挨餓,怕鳳兒沒錢買新料子做衣裳。也不敢生病,怕自己病了沒人照顧鳳兒。老了以后也不敢閑著,怕閑出病來自己先走了,沒人照顧鳳兒沒人陪她說話了……還說真是得謝謝宗非的媽媽,要不是她當(dāng)年鬧著要吃東西,他也見不到鳳兒,那樣的話,當(dāng)真是來這世上白走一遭。
有些相遇,當(dāng)真是命中注定的,不管是否有一個完滿結(jié)局。即便是最后注定錯過,當(dāng)初那場相遇也躲不開。
大學(xué)的最后一個夏天,總有一場盛大的離別。我和宗非也在那時分開,從此再也遇不到。有時候,命運的齒輪只差那一點點,卻偏偏沒有完美咬合。只是我仍對這一生中所有的遇見心存感激,也愿意等待下一次的不期而遇。
我總是相信,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自有其意義,只是身為凡人我們參不透,擦肩而過后也不知該如何去珍惜。相遇的后來,可能一切都愈加美好。就像鳳兒和她的男人。不期而遇,恰逢其會。好像曾經(jīng)的那些歲月,都是為了與這場遇見相逢。好像未來的那些時光,都是因這場遇見而存在。相遇的后來,也可能是無疾而終。就像我和宗非。這不是一場耀眼的遇見,沒有七彩祥云,因為相遇的最初,上帝已經(jīng)為我們寫好了各自奔天涯的結(jié)局。不期而遇,恰恰不合時宜。倒也不妨,就當(dāng)是偶然看見一次曇花開,知道她第二日便要凋謝,卻仍是滿心歡喜。讓欣喜留在欣喜時,離開時才不會那么悲傷。永遠(yuǎn)不要妄圖把相遇的喜悅帶走,帶走的只能是記憶,當(dāng)時的美好還是會頑固地留在過去。而我唯一能做的,是對所有的相遇心存感激。那些事先沒有約定好的遇見,于我而言都是生命中無法復(fù)制的美好。
總有一次,上天會讓命運的齒輪完美咬合的吧。那一次的不期而遇,恰逢其會。相遇之后的故事,順其自然。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