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湯達的《紅與黑》,講的是一個叫做于連的貧民子弟如何奮斗、如何成功、如何上了斷頭臺的故事。
這個故事有兩個地方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
1、讀書。無論父兄怎樣毒打,于連始終愛書如命。能夠背誦一本拉丁文的《圣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正是由于讀書,于連接近并步入上流社會。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讀書可能是改變窮人命運的最好的選擇。
2、死亡。于連最后因為"槍殺″舊日情人而坐牢而被執行死刑,他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爭取活下來,但他拒絕和放棄了這樣的機會。他拒絕了沒有尊嚴的生命,也拒絕了那個時代和社會。可是,生命畢竟是寶貴的,且每一個人只有一次。那么年輕的生命一旦凋謝,不免令人惋惜。
于連死了嗎?
他還活在《紅與黑》中,活在讀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