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放寒假后的十幾天里,我的生物鐘完全紊亂。每天睡到午后一兩點,晚上則是一兩點也睡不著。閉上眼睛,腦海里是各種來來去去的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到春天去了,不止一次地這樣想,盡管在徹底擁抱新的春天之前,我首先要把自己打扮得喜氣洋洋地迎接農歷新年。
可我是如此急切地盼望初春的和風、綠色的草地以及姹紫嫣紅的花朵,以至于如果需要直接跳過闔家團圓的這一部分我也是十分樂意的。
02
前幾天,頭腦一熱報名了班級比較熱愛馬拉松運動的同學組織的組團參加即將于四月初舉行的揚州國際馬拉松。
我總是熱情地介紹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學們去揚州玩,“什么時候去呢?”“春天吧,春天最適合了!”
春天的揚州應該是美的,瘦西湖,何園,個園。
其實我說這句話是沒有底氣的,因為在揚州的五年半我很少主動去逛一逛揚州的大街小巷,經常去的只有吃飯逛街的商業區。
我的思緒甚至還飄到了最最熟悉不過的揚子津西校區的食堂,我的宿舍樓以及建工學院一號樓二號樓。
我在夢里迫不及待地預演了一遍春天要帶著新伙伴游覽揚州的路線了。
是太久沒回去看看了,揚州竟然也成了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我是恍惚了吧,不記得在揚州的日子其實也只是平淡,每天無聊地踩點上課,周末出去逛街也會遇到扯皮的小販,馬路臟亂還會時常堵車,交通不方便。03
17歲以前,我的世界只有家鄉那個蘇北小縣城那么大,再多一些,加上外婆家的小縣城,最多最多,加上爸爸打工所在的上海。高三暑假填志愿,翻遍那個厚厚的大冊子,目標鎖定在“揚州大學”上。
啊,我要去揚州上學了么,揚州,首先進入我腦子里的是“揚州炒飯”,然后就是“揚州美女”。
其實,17歲之前,我還從別人的口中聽到過“揚州”。
她的名字叫“迎春”,跟紅樓夢里的迎春探春惜春一樣的“迎春”,跟我就讀的小學的一位語文老師同名。
這位迎春是我的高中語文老師。她的名字這么普通,可她真真是我遇到的最特別的一位語文老師了。
當時她差不多四十出頭的年紀,我從她口里第一次知道人不僅有“智商”,還有“情商”,而且情商還比智商來的重要的多。
我喜歡她,是因為她總是會把高中大段大段的語文課時間用來給我們放電影,那些經典的老電影。
她認為美好的東西都拿來跟我們分享,甚至對高中德育處主任嚴厲打擊的戀愛話題也毫不避諱地跟我們分享她的看法。
可是她太感性了,脾氣陰晴不定。我們這群小毛孩就把原因歸結于她正處于更年期罷了。
她常常因為我們不夠認真聽課就訓斥我們。有一次,她講完了課,我們在寫作業的空檔,就在那兒自言自語:想當年,我也是扎著馬尾辮在揚州認真背書的少女。
大意如此,原話應該更美妙。不知道當時正在伏案寫作的同窗們有幾個人聽進去了,反正我覺得老師的那種沉浸于回憶的眼神散發出的都是亮閃閃的光。
她應該也是年少時在揚州求學來著吧。
從高一到高三,我們班一直沒分班,老師按規矩也是不換的。到了高三,我們的迎春被換掉了,換成了高三語文組比較厲害的一個語文老師。
據說換老師是因為迎春家庭發生變故,她跟她老公離婚了;也有說是因為我們班的語文成績一直比不上對手班。反正,新換的老師教學實力過硬,但他講的史記文言文我是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我總是想,當時,她自言自語那番話,一個活潑靈氣在揚州街頭蹦跳的少女怎么會想到若干年后被家庭瑣事折騰地一地雞毛呢?
如果有機會,她應該會想回到魂牽夢縈的少女時代,回到揚州,重新再安排一遍人生步伐吧!04
當我確定了我要在揚州待上至少五年之后,我其實想到了她,很開心,這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吧,我也可以去感受一下她的揚州了。
她當然不知道,當時她的一句喃喃自語給臺下坐著的一名普通女生帶來的微妙感受。
反正我不管,在臘月二十二,就要迫不及待地迎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