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的觀念產生以后,接著產生了鬼的形象和鬼的活動,然后在民間便開始了一些關于鬼的故事流傳。而這些民間流傳的鬼現象和鬼故事,又逐漸引起一些文人墨客的興趣,通過繪畫或者文字記錄下來,成為“鬼畫”和“鬼筆記”,而有些文人記錄鬼筆記時,又進行了加工整理,有的還進行了再創作,便出現最初的鬼小說。
【鬼畫】
鬼畫的出現要早于鬼小說很久。
最早的鬼畫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巖畫,如內蒙古地區的巖畫(距今六千年至四千年)中,就有一些骷髏畫。刻畫的是人的頭骨,線條粗放簡練,有的連臉部的輪廓都不畫出來,而是著力突出空洞的眼窩和暴突的牙齒。
這種骷髏鬼至今在藏族的跳神舞蹈中還有,跳舞時舞者頭戴骷髏面具。據說骷髏神原是西藏當地的厲鬼,佛教大師蓮花生入藏弘法時,將厲鬼煮成骷髏骨架,又將其收伏為最低層的護法師,以守護墓地和天葬臺以及指引道路為職責。內蒙古和寧夏的遠古巖畫中,還有一些千奇百怪的鬼畫,顯示出繪畫者異常豐富的想像力。
在漢墓畫像中,如“行儺驅鬼圖”里,也能看到一些鬼的形象。漢代河南南陽石刻有神荼、郁壘圖,神荼、郁壘雖為捉鬼神,但二位形象卻也恰似一幅鬼模樣。
鬼畫也是古代畫家喜愛的一個品種。如宋代李嵩有一幅著名的《骷髏幻戲圖》,圖面有大小二骷髏和兩個婦女、兩個小兒,表現了生死輪回的主題。
宋代佚名《搜山圖》表現二郎神率神兵神將捉拿妖精鬼怪的場面,有趣的是畫面上神兵神將的形象更像一群惡鬼。在歷代鐘馗畫中.也常伴有小鬼出現。
需要一提的是羅聘的《鬼趣圖》。羅聘號兩峰,是“揚州八怪”中最年輕的一位。他生于“乾隆盛世”,卻畫出了驚世駭俗的《鬼趣圖》。羅聘利用自己生理上的特點——眼睛生得比別人藍一些,便宣稱自己的藍眼睛能看見鬼物。他說, 鬼們“凡居室及都市,憧憧往來不絕,遇富貴者,則掩壁蛇行;遇貧賤者,則拊肩躡足,揶揄百端”(俞蛟·《夢庵雜著》卷七《羅兩峰傳》)。于是,他便把唯有自己能看見的“鬼”畫成了《鬼趣圖》。在當時京城里,裱成長卷的《鬼趣圖》轟動一時,羅聘以自己的一雙怪眼和一卷怪畫,成為名符其實的“八怪”之一。
《鬼趣圖》一共八幅。畫面分別為:滿紙煙霧,隱約看見些離奇的面目肢體;一短褲尖頭的胖鬼急步先行,另一戴纓帽的瘦鬼跟在其后;一衣著華麗、面目可憎的“闊鬼”靠近一紅衣女鬼作昵語狀,一拿扇白帽無常在一旁傾聽;一矮鬼扶仗躆地,一紅衣小鬼給他捧著酒缽;一長腳綠發鬼伸出長手作抓拿狀;兩個一面跑一面慌張回顧的小鬼,后面是一大頭鬼;風雨中一鬼打傘急走,前面有個先行的鬼,還有兩個鬼腦袋在傘旁出現,楓林古冢中,兩個白骨骷髏在說話。
《鬼趣圖》在當時受到了廣泛歡迎,袁枚曾為《鬼趣圖》題詩道:
我纂鬼怪書,號稱《子不語》;
見君畫鬼圖,方知鬼如許!
知此趣者誰?其惟吾與你。畫女須畫美,不美城不傾;
畫鬼須畫丑,不丑人不驚!
美丑相輪回,造化為丹青。
【鬼小說】
最初的鬼小說主要是全通過臆想來描述鬼事,以后逐漸融入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和社會內容,寫鬼事兼寫人事人情。
明清以后,由于各種嚴酷的文字獄,文人們很難秉筆直書,批評時政,抨擊奸佞。一部分人就開始借鬼談人,以鬼諷“今”。中國古代鬼小說的數量之多、內容之廣、情節之奇,在世界各國中名列前茅,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跡”。
中國歷史上談鬼寫鬼的筆記小說數量巨大,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實在現今被熟知和流傳的反倒不多。日本僅靠著所謂“百鬼”的名號就被稱作了“妖怪之國”,先不說其“百鬼”之中有多少是來自于中國鬼怪的變種,就真的給他全算上也遠不及中國自古以來的原生鬼怪。
以下列出幾篇歷史上有代表性的鬼小說集本:
《搜神記》——東晉·陶潛撰。二十卷四百六十四則,其中有一些人鬼故事和不怕鬼的故事。
《靈鬼志》——東晉·荀氏撰。已失傳。魯迅《古小說鉤沉》從唐宋諸類書中輯遺二十四條。書中鬼事較多,寫得陰森恐怖。
《幽明錄》——南朝宋·劉義慶撰。已失傳。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遺二百六十六條。書中鬼故事極多,但少有恐怖者,不少幽默有情趣,且首次表現了陰曹地獄的故事。
《稽神錄》——五代·徐鉉撰。六卷,拾遺一卷,共二百三十五則。內容多寫鬼神怪異、因果報應故事。
《夷堅志》——宋·洪邁撰。原書四百二十卷,今存二百零七卷。為宋代最大志怪著作,內容多為神仙鬼怪,異聞雜說。后代一些話本戲曲,取材此書。
《太平廣記》——宋·李昉奉敕監修。五百卷。小說總集。引書四百七十五種。其中有大量神仙鬼怪故事。
《剪燈新話》——明·瞿佑撰。四卷二十篇。所寫大抵神仙鬼怪。
《斬鬼傳》——清·煙霞散人撰。十回,寫鐘馗斬鬼事。
《聊齋志異》——清·蒲松齡撰。十二卷四百九十一篇,附錄九篇。所寫神仙狐精鬼魅故事,多具人情。此書影響巨大,達到鬼小說創作的頂峰。
《閱微草堂筆記》——清·紀昀撰。二十四卷近一千二百則。與《聊齋志異》齊名。書中所寫鬼事,大抵寓以作者的世情觀念。
《子不語》——清·袁枚撰。二十四卷,續十卷,共一千則。所記鬼怪神異諸事,多采民間巷談,不加修飾,往往可觀。
《醉茶志怪》——清·李慶辰撰。四卷三百五十余則。書中“寄情兒女,托興鬼狐”,揭露人間不平,諷刺邪惡。
《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志編·神異典》——清·陳夢雷、蔣廷錫編輯。這一部分有三百二十卷,其中有大量鬼怪神仙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