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鵬下班回到家,老婆劉梅也剛先一步到家。馮鵬換好衣服出來,做到沙發上,打開電視沒看兩眼,卻又拿出手機看朋友圈。劉梅在廚房里忙著做飯。這樣的日子年復一年,馮鵬感到麻木。
馮鵬今年43歲,機關后期人員,劉梅41歲,企業會計。
馮鵬上班靠點,盡管單位清閑,但他下班后不是故意在單位呆著晚回家,就是打電話問妻子回家的時間,兩人前后腳回家,他不習慣比妻子早回家后的孤獨。
劉梅單位很忙,但回來做飯好像是她的專利,老公現在是回家就坐在那耍手機等著,做好后吃飯還要叫。
有時劉梅叫一聲,在她往桌上擺菜的時候,馮鵬就自己先吃了,老夫老妻的,劉梅也不在意。
孩子住校,可就這樣平靜的日子,馮鵬卻感到窒息,生活仿佛一眼就能看到頭,沒有了激情,沒有了纏綿,更沒有心動,這樣的日子就是中年夫妻的日常生活。
40多歲的夫妻生活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有人說,中年夫妻有三個特點:不吵了、不談愛了、不離了。
很多夫妻在孩子長大后就不吵架了,也懶得吵了,改變了對方這么多年,也沒改變,連吵的勁頭都沒有了,有吵架的功夫,不如刷刷抖音,看看電視,心里更舒服些。
結婚這么多年,老夫老妻了,再也沒有看到對方時的心動和激情,你今天穿什么衣服,我都想不起來。下班回到家,話說不上幾句,一月也沒一次、兩次的夫妻生活,過日子嘛,什么愛不愛的,出來生活就是麻木。
有一個朋友說,過了40歲如果還沒有離婚的話,那就不離了,都這個年紀了,還折騰啥?跟誰不是過?原配孬好是孩子的親爸媽,不隔心。
雖然大多數中年夫妻的生活狀態如此,麻木到連痛苦都感受不到了。但也有個別中年夫妻卻琴瑟和鳴,心心相印的,甚稱模范伉儷。
他們為什么能活出親密溫馨的人生?答案只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行動。
你喜歡讀書,我也喜歡學習,兩人共同交流,共同進步;你喜歡釣魚,我也喜歡陪伴,這就是志趣相投。
所以,培養夫妻共同的愛好,是親密關系溫馨長久的秘訣。
蘇武在《留別妻》中形容夫妻: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移。意思是:兩個人結為夫妻,從此所有情感都在對方身上。
夫妻共度一生,從激情到平淡再到平凡,熬過那中年的恐懼,坦然接受生活的饋贈,生活才會向你打開幸福的大門。
作者:怡靜,情感領域寫作者,寫情感故事,述平凡生活,愿用文字鼓舞勵志同伴,記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