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個標題來自最近大熱的一部動畫電影《你的名字》。電影無非敘述兜兜轉轉幾經波折終成正果的愛情故事,但我今天想談的無關愛情。
愛情
愛情這個詞,千百年來都太不平等了,雖有木棉與橡樹一般勢均力敵的眷侶,但畢竟少有。更多時候,女人只能如同菟絲花一樣依附著男人,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只能被動承受。 就比如,對我們現在再正常不過的名字來說,古代女子,幾人留名,更多的是以某某氏,某某家的等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蛘呦耵斞赶壬蹲8!分械南榱稚┠菢?,"那大概也就姓衛了",祥林也不過是她第一個丈夫的名字而已 ,卻要她背負一生,誰知道她究竟姓什么,叫什么呢,或者她果真就沒有名字!
這倒讓我想起了小時候一個鄰家奶奶,鄰家爺爺姓唐,我也就一直喊她唐奶奶,雖然一直在我家打麻將,路上碰見打招呼,這么多年,我不知道她姓什么,不知道她的名字,似乎她就是以唐奶奶,老唐家的這樣的標記而存在的。
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一個女人的名字就是由夫家和娘家的姓氏組成,百年后的墓碑上也許只是簡簡單單的李王氏。 包括我最近一直在看的一部電視劇里男主人公姓徐,街坊里巷地,大家都叫他媽媽為徐家姆媽,她永久地成為了徐家的姆媽,不是孩提時期搖搖晃晃的稚童,不是少女時代父母的掌上明珠,不是同學眼里的明媚女子,拋棄原來的名字,冠以徐姓,成為她后半生的名字。
承諾
但是,有什么比他的姓氏更重的承諾了呢?"合兩姓以嘉姻",從此兩家人變作一家人,他的姓氏成為你的名字,可是他也成為你父母的半子,從此孝敬膝下,頤養天年。
本來我是帶著很悲觀的情緒,同情千百年來的女子的心情寫下這個題目的,但是擱筆一段時間以后,再打開這篇文稿,卻換了心境。姓氏,原來是最美好的承諾。假如不幸兩人走到了路口,一封放妻書,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我收回我的姓氏,放你成為自由的靈魂。想來那時也是含淚地微笑著揮別的。
如此看來姓氏是最牢固的一道枷鎖,加在婚姻之上,同時也是最纖細的紅線,隨時可剝奪,隨時去拿去。
千百年后的我們,不知道當初"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宅子里住著怎樣的女子,但那必定曾經是一段美好的感情。
千百年后的我們,終于站在平等的天平兩側,你獻上你的姓氏,我保有我的名字,我們將它們一齊送給我們的下一代。
這或許也是現在的新家庭生兩個孩子,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的原因之一吧,家族姓氏觀念淡薄了許多,也就不在意孩子的姓氏性別問題了。但這真的是一件好事么?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