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寶寶讀幼兒園的時候,在網上讀了很多怎么選擇幼兒園的文章以后,開始實地考察才發現,在小城市里根本無法按照那些標準去選擇理想的幼兒園。
大家總結的選擇幼兒園的標準無外乎:
第一,離家近。
第二,環境設施條件不錯。
第三,餐飲不錯。
第四,教育水平高,教育理念與家長類似。
第五,建議學費不超過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看起來這些條件不難滿足啊,但是在我考察了附近所有的幼兒園以后,才發現條件只能有所取舍而并不能完全如愿。
在這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參觀數十家幼兒園,并且參加其中兩家幼兒園的親子課堂和開放日,加上又讀了一些幼兒園的相關文章,下面給大家列一個選擇幼兒園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項,大家結合自己重視的方面來取舍:
第一,選擇離家近,或者離家長一方工作地近的幼兒園都可。這樣在寶寶最初適應幼兒園的時候,可以方便照顧,并且幼兒園放學時間有些在家長下班之前,可以暫時接到上班的地方安置。
第二,教室的采光通風要良好,室外活動場地面積大,也要注意地面鋪裝。尤其容易被忽視的是有沒有室內集體活動的設施,不是指班級里,也不是指大的舞蹈音樂教室,而是指可以在天氣酷熱,風霜雨雪時,可以讓所有年紀的小朋友都能活動的地方。否則,一旦氣候不適宜,小朋友很容易就被困在自己的教室里,活動相當受限。
第三,在參加幼兒園親子課時,發現大家都比較在意的是幼兒園到底飯菜如何,能不能給自己的孩子喂飯。一般都是三個老師負責二十多個寶寶,與其指望老師喂飯,不如入園之前鍛煉自主進食。同樣地,家庭條件不一樣,飯菜種類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我參觀的這些幼兒園有的學費甚至是另外的兩倍,但是伙食費幾乎都沒有差別,可見幼兒園都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可以不必擔憂。另外需要詢問的是晨檢室的設置,有沒有醫師資格證,或者從業經驗如何。
第四,教學質量可以通過教具的數量種類,課程設計的內容來做簡單的評判,但是教育理念在小城市真的沒有什么可以考察的,負責接待的老師大多也答不上來。有個自稱是蒙氏教育,卻根本只是有蒙氏教具而已。幼兒園都自稱是雙語幼兒園,但是只有個別家幼兒園有外教,并且也不是很專業的教室。都只是教一些單詞而已。所以我選擇的就是課程安排豐富一點,戶外活動多一點即可。
第五,學費問題在小城市好像沒有太大的變數,地域差不多,即使環境設施差不少,價格也沒有相差很多。我這次參觀的幼兒園正好有一家名氣很大的幼兒園,它分普通班和國際班,國際班學費是普通班的兩倍,我覺得對我而言太貴了。于是詢問了普通班的情況,普通班的學費也是數一數二的,但我在和一名家長談完后,當即就不打算再考慮讀它了。
這里跟大家分享一個小訣竅,就是不要只在學生上學時去參觀,放學也要去一下。一是看一下接送時門衛的管理,放學的秩序,二是可以近距離接觸授課老師,而不只是接待人員,接待的老師通常和藹可親,人美聲甜,看看授課的老師是否態度宜人,與學生溝通如何,三是可以和家長談一下真實的情況。
比如這家名氣大的幼兒園,園內設施一流,干凈衛生,但是聽家長說班里竟然有三十多個學生,有個別家長帶頭去找老師理論,竟被園長叫去談話,內容是我們有國際班學生少,你們不滿意可以去讀國際班,或者月底你們就可以辦理離校,霸氣的園方,可見名聲大真的不意味著就好呀。
第六,詢問幼兒園有沒有攝像頭,并且攝像頭的覆蓋率如何。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個還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約束老師的管理。
第七,教育子女最重要的始終是家長,即使選擇了最好的幼兒園,也需要家長的榜樣力量,每天下班就玩手機,孩子也就只能看電視或者平板了。
家長應該給孩子豐富的假期安排,在玩中學,比課堂有效多了。也可以著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音樂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幼兒園教學之外的補充,多動腦去想孩子需要什么方面技能,不管是興趣班還是私教,在能力范圍內給孩子最好的。
孩子轉眼就長大了,一些行為習慣,情緒控制,認知能力,腦力發展都是越小培養效果越好。即使身在三線小城,我們的孩子一樣需要一流的父母,一流的教育,一流的環境,不要讓我們限制了孩子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