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一邊接收來自王陽明先生的智慧一邊自己思考,然而當時的學說理論太多,王陽明先生所提出的思想太過新穎,不同的學說之間產生了碰撞,一是讓徐愛也是頗為困惑,而此時王陽明先生的一句話雖是對徐愛說,但卻教會了我。王先生說“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現如今信息化時代,各種信息漫天橫飛,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言論的權利。在有人發表各自言論的同時也有不少人作為受眾,一些信息它會直截了當的告訴你這件事情是怎么樣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可能在作為這些信息的接收者的時候,我們也會像徐愛一樣會接受也會存在困惑,但是很少會有人對既定的理論給予自己的思考,給予了什么樣的理念就接收了什么樣的思想。就像在科技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人類對于地球也有他們自己的想像,并不是一開始就知道地球是圓形的,她還存在于一個更大的空間內,而正是像王陽明先生這樣的人“篤信固亦是,但不如反求之切。”抱著對自己對他人給出的理論學說的思考,切身的去探索,才讓新的知識更正確更具發展的東西注入人類的文明史。
對于一個人的行為跟認知,王陽明先生認為這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身之主宰就是心,心之所發就是意,意之本體就是知,意之所在就是物。人的思維想法跟行為都來自于心,一件事物對于人的刺激是當下即產生反應的,只要看見美色時,心中就已經愛好了,并不是看見后又立個心去喜好;聞見惡臭就已經厭惡了,并不是聞見惡臭后另立個心去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