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9? 王孝容
《我不敢說,我怕被罵》
文:(荷蘭)皮姆·范·赫斯特
圖:(荷蘭)妮可·塔斯馬
翻譯:(比利時)魯奔
? 這本書是爸爸皮姆獻給莫伊拉的(你燦爛的笑容和真誠點亮了這個世界,激發了我創作的靈感,我非常非常地愛你!)
? 小女孩莫伊拉有時笨手笨腳的,還有點兒調皮、任性。早上起床,她不小心把褲襪弄破了,卻不敢告訴媽媽(媽媽以前總說:“不要拉線頭,要愛惜你的的衣服!”);在學校,因為不愛吃梨,她把梨放回包里,卻在放學快到家時把它扔進了垃圾桶(想起爸爸的話:“一定要把水果吃掉,莫伊拉!維生素是我們的好朋友!”);回到家里,災難降臨到媽媽的婚紗上(把尿拉到了婚紗上),天啦,這事兒不能讓媽媽知道!晚餐時她什么也吃不下(只能喝下湯,把肉給了佐羅和斯普林特2只狗),因為她肚子里塞滿了秘密,實在沒地兒啦。這是一個風趣幽默又感人至深的故事,莫伊拉最終發現,把肚子里的秘密告訴爸爸媽媽,感覺會更好。
? 一個孩子能承受多少秘密?這個問題,也許可以先問問我們自己。每個人在自己小的時候,都有過不可對人言的心事。想起我小時候,因為偷吃光了糖果,不敢告訴大人。對于那時候的我來說,這就是比天還大,但又無法逆轉的事:我們尚無法為自己的欲望負責。可我又隱隱知道,吃光了的糖果會被發現,就像莫伊拉扯壞線頭的褲襪會被發現……所有自己造成的錯誤,都無法對命運掩耳盜鈴。我們膽戰心驚地等待著被發現之后的結果。
? 很多人為此付出了代價。在我們小的時候,這個代價往往是一頓打或劈頭蓋腦地一頓罵。而故事中的莫伊拉,因為她的肚子里裝了這一天的三個秘密,她的代價則是:她吃不下晚餐,只能喝下湯,吃不了肉,“好多話堵在了嗓子眼兒,好多秘密塞滿了肚子。……我的肚子好痛,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她很幸運,她有很好的爸爸媽媽,這在繪本第一頁,莫伊拉作自我介紹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叫莫伊拉。我有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媽媽!”故事的給尾,剛好應證了這句話,她的爸爸這樣說:“親愛的,你要知道,不管發生了什么事兒,你都可以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會有點生氣或難過,但我們永遠都是最愛最愛你的。”她媽媽則這樣說:“你裝著一肚子的秘密過完這一天,才是最讓我們難過的事。”
? 看到這里,我要承認,作為成年人的我,很羨慕莫伊拉,羨慕有人可以永遠地幫她承擔秘密。作為母親,我希望我的寶貝能像莫伊拉這樣幸福。做父母是一生的學問,愛并不是天生就會,不是每個人都會愛,檢驗愛的最好標淮可能是:對對方一切的無限接納。這種接納,首當其沖的就是,對秘密、過失、錯誤的接納。心理學家李子勛說過:“一個孩子的心理、性格是否發展健康,并不在于他是什么樣,而在于他對自己個性的接納程度,接納程度決定著他對自己的滿意度。不管你的動機是多么想對孩子好,如果行為的結果是制造孩子對自己的不接納、不喜歡,那么孩子由此產生的自我沖突可能在他的整個人生都余恨綿綿,有時還伴隨著一種深層的自我缺陷感。”
? 接納一詞,聽著容易,但其實我們經常會把“不接納”誤解成“教育”。如:孩子在6、7歲時還尿了褲子;題目我們講解了很多遍還不會;我們訓斥時孩子辯駁;孩子不小心摔壞東西……我們往往會用我們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孩子的這一切(這么大,還會尿褲子?你腦袋怎么這么笨,教頭豬我都教會了;養你這么大,白養了,會頂嘴了;眼睛都長哪了……),還把這個過程稱為“教育”,稱為“糾正”。我想,這本書的題目就是孩子的的心聲:我不敢說,我怕被罵。
? 在人的一生,父母之愛是最初和最強大的愛,而這愛,首先則是接納,讓他(她)—我們的孩子,可以更加坦然地說出他們每個難以啟齒的秘密。這是最初的溝通、最初的傾訴,也是一生里能夠習得的最好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