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第一期現代舞課意猶未盡地上完了。一直以來我都非常想學習現代舞,然而擔心自己一下子無法跟上,所以先去上了芭蕾課,作為未來學習現代舞的技術基礎。毫無疑問,大郭開現代舞的時候我是無比激動的,每次都懷著暗戀一般羞怯又興奮的心情上課,恨不得一節課可以連續上三個小時。感謝屠彬姐姐組織課程并邀請我參加,我想這個小小的開始將會成為我生命中極其值得紀念的一個時刻。
從觀看舞蹈的觀眾、了解舞蹈信息的愛好者,到真正去開始跳舞的參與者,我首先學習到:舞蹈這件事是一種修行,再多的旁觀,不如一時一刻的“躬行”。沒有親身體會則無法了解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呼吸的微妙之處,沒有身體上的一點一滴的練習,也無法獲得作為舞者的美與氣質。反復觀看結課時錄制的學習視頻,我發現盡管有樣學樣,動作可以行云流水的完成,但是我的肢體和上課時看到的老師的肢體是那么的不同。哪怕是最簡單的放松,他的肢體就可以舒展又有力,而我們卻只是一副“葛優癱”的樣子。這就是差別,舞者的身體是無數練習錘煉出的形態,就像是經過雕琢的盆景,看似不經意的自然之美,實際上都是精心培育的結果。同時,這也是一個目標和愿景,每一寸打磨都將在身體上留下印記,沒有一絲努力會是白費的。
因此,現代舞的學習之路會很長。它會需要基礎技術訓練,需要吸收各種藝術知識,也需要對自我情感和信念的挖掘與反思。從一期課程開始,慢慢入門。我們在大約八周時間內,學習了現代舞的基本感覺、一個組合動作、若干即興練習。通過分解動作,逐漸完整地學到一套組合動作,我們學習到現代舞的技巧強調放松,強調感受肢體各個部分之間的連接,強調運用自然重力和肢體與地板的對抗力量作為運動的觸發,而并沒有什么固定的“程式”或者“原型”動作。為了適應現代舞的這些特點,我們還做了許多有趣的熱身練習,逐漸找到對肢體諸部分的自我意識。這是對自我的控制與釋放。那么,通過一些即興練習,我們學習了如何將自己的舞伴作為一個伙伴或對手去觀察、了解,從而建立彼此的聯系,并反應在肢體動作上。這些即興練習包括鏡像、節奏、停頓、跟隨、接觸等等,非常有意思。原先學習國際標準舞的時候,我就被老師點名批評太主動,不是個好女伴。國際標準舞要求的是男伴明確、恰當地引帶,女伴被動但迅速地跟隨。現代舞在某些時候也是相通的,而這些分解練習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微妙之處。例如,第一次練習鏡像即興的時候,老師首先要求我們兩兩面對面,仔細觀察對方的面部特征、表情以及肢體,對方動起來的時候也要先沉住氣,觀察她的行動習慣和邏輯,然后才做出自己相應的動作。這是非接觸的情況。那么在跟隨和接觸練習時,保持與對方一個或兩個接觸點的情況下,就需要感覺雙方的力量。這似乎比國際標準舞更難,因為后者好歹有程式動作作為回應的方式,而初學現代舞的我們卻完全不知道應對對方的力量時應該怎么動,常常是姿態扭曲,甚至失去了自身的平衡。
這就讓人感到困惑:沒有任何舞蹈基礎的人應當如何入門現代舞呢?我們看到很多跳現代舞的人是從芭蕾或者其他舞種轉過去的,那么完全沒有舞蹈基礎的人上來就學現代舞,會有什么樣的優勢和劣勢呢?我想有一些基本功是所有舞蹈相通的:力量和柔韌。接下來就是控制、節奏、連續、呼吸。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這一期現代舞課這樣上是足夠的嗎?也許老師目前的安排是為了興趣培養的部分,犧牲了對基本功的專注。不過,一期八周的零基礎現代舞課程,還能如何要求呢?
回到開頭說的,我一直以來都非常想學習現代舞,因為我認為這是一種更強調本質藝術性和思想性的舞蹈類別。帶著這樣的認知,我一度不太喜歡芭蕾,可是在上了一年的芭蕾課以后,我改變了這種看法。作為一門手把手教授的技藝,芭蕾的傳承、它的成熟的技藝體系,是令人驚嘆和值得敬佩的,在悠長豐富的傳統下,它對身體的訓練系統而科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準備好”舞者的身體。固然現代舞也有不同的訓練體系,但總體而言,它強調更多的“形而上”的東西。葛蘭姆為舞蹈藝術帶來革命性的理念: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美麗的,可是,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再看看老師,我無法相信自己的身體是美的,它不夠舒展、也不夠有力,它綿軟無力、拖泥帶水。那么,現代舞是在重新定義“美”嗎?或者,經過長期持續的現代舞技巧訓練,我們的身體可以像芭蕾舞演員一樣美?我們知道,現代舞對于芭蕾是一場革命,它的技巧要求出身芭蕾的舞蹈演員去打破原先的運動方式,去感受生命和呼吸,那么從芭蕾中破繭而出的現代舞對于毫不知道如何起舞的人又意味著什么呢?對于這些問題,我還沒有答案。純粹從一個初學者的角度來說,似乎芭蕾更容易讓人把握。不過,現代舞卻開闊了有趣的視角。
感謝大郭老師,你的姿態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感謝一起學習的小伙伴們,和你們一起學習總是讓我感到開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