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安定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2013年年初,我入職一家公司,當時面試的時候和我的直屬領導以及人事談好入職的薪水,因為前兩個月是試用期,所以每個月發工資我也沒有注意工資上寫的具體數字,直到第三個月正式轉正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似乎比我當時入職時候談好的工資少了2K塊RMB,我心中有一些疑慮:“難但是人事發錯了,或者我的績效被扣掉了,可是工資條上明明寫著沒有任何的扣款。”因為是在下班的路上,所以我暫時放下此事,等第二天上班問個究竟。
第二天上午的時候,我通過微信和人事確認了一下這個情況,她最終給我的答復是,她收到的工資確實是另一個數字,她還問我“你確定沒有記錯自己面試談的薪水嗎?”“怎么可能記錯呢,薪水都可以記錯,那要多大的心。”就這樣她沒給我任何的回復,我也知道她沒有權利給我任何的解決方案,而且一旦確定,更改怎么可能?
我去找我的直屬領導確認,是的,他的回復是“我不記得了,不知道你是如何和人事談論的這件事,差不多這個薪資吧”我回復說:“嗯嗯,我也忘記了,就是想和你確認一下。”我本想去找我當時入職的人事確認一下,我想得到的答案應該是一樣的,何必浪費精力呢。
因為我知道,不會有任何的結果的,我面無表情,內心如此平靜,連一點波瀾都沒有,如風平浪靜的湖水一般。也許你會想,干脆理論一番,然后不行就辭職。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我連一點生氣的情緒都沒有,繼續認真努力的工作,和平時一樣,談天說地,歡聲笑語,這一切仿佛和我無關。
有人說那是懦弱,我承認也許是。但是如果找人事理論能夠解決問題,如果辭職能夠得到一個更好的結果,我也許會去做,只不過我知道這一切只會讓自己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我還為自己找到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不要因為外界的事情影響你的情緒,因為事情本來沒有情緒,情緒取決你面對事情的態度。
人們為何會憤怒呢,一切不過是因為成敗得失而已,老子說:“身與貨孰多?得與失孰病?”陽明心學也強調“我們要不斷的修煉自己的內心,不因外界事物的改變而影響自己的內心世界。”人生在世,不過是修煉自己的內心而已,人生何處不修行。面對那些我們既然無法改變的事情,只有坦然的接受,這就是王陽明心學中的忍辱修行吧。
一個人內心的安定,可以坦然面對這個世界上諸多的挑戰和所謂的苦難,內心安定的人,面對人生的諸多選擇的時候,他可以回到自己的本心,安定而從容的做出對生命最優的選擇,而不是順從自己的情緒,抱怨世界的無常和自己的運氣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