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難去接受在身體十分吃力的情況下(高燒),一次性將一本流水賬般的小說看完了,而且還用那飄忽的大腦思考著 寫下了這篇書評。
《一個人的好天氣》描述了一個從小缺失父愛,長大后與母親分離的女孩知壽,在母親極力要求讀大學的情況下,選擇獨自去東京打拼,借住在舅姥姥吟子家,短短一年內發生的故事。
全文沒有過多華麗的詞藻,直白的對話,簡單地刻畫,恰恰如此,卻將大多20多歲少年的迷茫清晰地表現了出來。文章的第一視角雖然是女性,但依舊不妨礙我對這本書的投入,與我而言,讀書的時候,就像我在腦海導演一部電影,劇本雖然寫好了,但是地點,人物,以及所有的細節都是由我掌握的。我將我熟悉的房子,朋友,或者是那些一面之緣的陌生人,通通地加入到我的故事里,讓所有不可能的平行線有了交集,而我就在那個交點。
每個人看書,心靈上的那份救贖都是不一樣的,我在此文中想要說的,無非是我個人那一時的矯情罷了。
在知壽離開吟子家的那一刻,或許她終于明白了,所有的一切都是會離開的,或許她還不明白。當她的父親,母親,男友一個個主動地離開她,她感受到的是內心的空虛,在她和自己相差50歲舅姥姥的談話中,慢慢地明白了這一道理,再親的人也有離開的時候,人死了,掛不掛相片其實毫無意義,畢竟記憶不是留在相片里的。將視角切到我自己,22年間,我又何嘗沒有見證那些種種的離開,所謂的永遠,只不過是我們在最好的時刻為了留住那一刻記憶的鑰匙,在多年之后,當我們提及那句永遠,當時的畫面就自然地出現了。我曾思考,究竟怎么樣才能做到不離開,我慢慢地悟出了一些答案,如果離開是注定的,那么我愿意把你的臉刻在云端,因為我知道,不論在何時,只要我一抬頭,就可以看見你了。哪怕我的身軀在世紀后已沒有蹤跡,但我對你的離開,依舊像那片云一般,永遠地留在那藍天上。如果離開是注定的,那么彼此一定要笑著說再見,因為可能的再見,也許是不會再見。人生的班車,會停靠無數的站臺,我不知道你會在哪一站下車,但我希望,下車的時候,不要叫醒我,我想把夢做的長一點,如果被叫醒,我怕會追上去。
再者呢,就是不論年齡,每個人都有追求愛的權利,老生長談的話題,卻也是這篇文章的一個核心吧,知壽母親的被追求,吟子的黃昏戀,包括知壽自己的戀愛,縱使被劈腿了兩次,但是知壽在結尾還是追尋著自己的幸福,也許是沒有結果的,也許只是出于對父愛的渴望,但是那一份勇氣是我所佩服的,什么是勇敢?勇敢就是明知結果會輸,但還是不顧一切,很少會贏,但是總有贏的時候。愛情也是這樣,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