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所謂“再讀”,是因為之前從頭至尾追了《滄浪之水》改編的電視劇――《歲月》。不過癮,又把原著追了一遍。該書的作者是閻真教授,一大學老師。
? ? ? 屈原的《漁夫》有云:“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而后閻真教授取其四字,寫下了《滄浪之水》這本著名的官場小說。
? ? 該書講述的是一個剛畢業的研究生池大為混跡官場的故事,主人公受其父親教導,相信公正,一心想做到不愧天地。
? ? ? 他自詡為知識分子,一直相信獨善其身的底線。可當他真正的邁入官場,一次次被官場的規則所打擊,他才發現孔子已死,他自己之前所堅守的不過是一種可笑的價值觀,這也讓他前半生狼狽不堪。
? ? ? 書中的厲害之處在于他詳細剖析了一個知識分子的內心變化,這種變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心口一次次割刀,最后刀割完了,這顆心也就變了。
? ? ? 池大為在官場的處處碰壁,也讓他在自己的人生中碰壁,他將他自己定義成一個失敗的丈夫,一個不合格的父親,他無奈的要改變自己。
? ? ? 現實的生活逼迫他進行改變,他要把他之前的自己進行一次虛擬的“槍斃”,這是與過去的告別。
? ? ? 一個人只考慮自己也許會過的很輕松,但又怎能不顧及他人?池大為的改變是迫于現實的煙火生活所改變。
? ? ? 而后機緣巧合,池大為坐上了那個他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廳長位置,他才發現屁股決定腦袋是多么的正確。
? ? ? 他也曾想過自己一旦坐上了廳長位置,就要對這個腐敗的官場進行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可是卻無能無力。
? ? ? 因為他成了利益的獲得者,他要將刀對準自己砍下去,可自古以來,哪有自己對自己動刀子?
? ? ? 他成了潛規則的受益者,也成了潛規則的捍衛者,更成了潛規則的受害者。他收益,是因為他從潛規則之中,得到了金錢與名望。他捍衛,是因為一旦他破壞了官場的潛規則,他必將失去一切。他受害,是因為這說不清,道不明的潛規則,扼殺了他內心最后的道德操守。
? ? ? 孔子死了,那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們再也不相信道德高尚成為社會的主流,盲目的權力和金錢崇拜,正在殺死知識分子的最后一點良知。與其說他們是在沉淪,倒不如說他們是在迎合著這滾滾紅塵。
? ? 《滄浪之水》將人性寫的太過深刻,以為黑暗之后必將迎來光明,卻依舊是深不見底的深淵。池大為倒下了,還有千千萬萬這樣的池大為接著倒下去,只不過笑貧不笑娼從來不應當歌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