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不是武林,但也是個江湖,江湖多叵測,人心有險惡。而語言是職場人必備的有殺傷力的武器,話說不好,無形中傷人傷己,甚至會失去職業,到最后只好浪跡天涯。
所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人在職場,你的語言習慣一定會影響你的為人,影響你的業績,也可以決定你是成功還是失敗。
語言可以曝露出你的內心,營造出你的格局。格局大小,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
聊的多了,甚或幾句話,多數人還能從語言片段中辨析出這人是正直善良,還是一肚子花花油腸。從而就會決定與其或遠或近,或親或疏。不好的語言習慣,輕則無朋無友,重則斷送了職業生涯。
這兒有個活生生的例子:
公司職員魏青,在工作上拼搏努力,業務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開始因為業績好,屬于他的平臺也越來越大。
也許他被成績沖昏了頭腦,也許他智商有余而情商不足。
他開始以高手自居,稱霸武林的心思不由自主地洋溢于外表,他有心無心地唇槍舌劍,亂劍傷人。
先是貶低周圍的同事:你看你一天到晚瞎忙活,沒效率沒成績;看看你盯客戶幾天了,一點進展沒有,你沒動腦子,沒找到突破口……看看他,沒啥本事,還不努力;你看她,整天打扮的妖里妖氣,身上的香水味能熏死人……
再是攻擊上級:他有啥本事,公司全都是我扛著,他自己有多少業績!他格局太小、他太沒思路、他馬上被上級公司拿下……
在各種場合,信口開河,造謠惑眾,惹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亂!還拉幫結派,籠絡人心,堂而皇之的成立了“園中園,林中林”。
他想要的結果正相反:對于同事他只是籠絡,沒有尊重,惡語中傷了很多人的心,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
對于領導,他做不到最起碼的忠誠。詆毀領導,無中生有,很多話傳到領導耳朵里,他逐漸失去了領導對他的信任。
他的圈子越來越小,平臺越來越窄,最后他不得已離開了職場,去菜市場販賣蔬菜去了。
熟悉魏青人說:“他太毒舌了,我們都不敢招惹他。他背后老說人壞話,而他和那個被說的人表面上看關系還是那么的好。他和我們交好,可我們總有種感覺也曾經被他看成茅坑里的泥,毫不留情地踐踏過。我們不敢和他走近,招惹不起,躲得起啊”
聽到這些,我不知道怎的想起了武俠電影里用琴用蕭做武器的武林高手:當遇到烏泱泱一大幫人舉著刀、比劃著劍向他殺過來時,你看人家,拿出蕭或琴,一吹一奏,哇噻!周圍人手中的刀啊劍啊,都從手中飛走了,人也像遇到了龍卷風,一個一個都被吹到了半空,落下來時,死的死,傷的傷!
既然你想當武林高手,姐就給你部“九陰真經”:
語言可以是武器,你可以拿它去商業談判,刀光劍影,巧舌如簧,一路所向披靡,過關斬將,勝利而歸,為公司提高業績,為自己提高聲譽,墊高鋪廣事業發展的平臺;
你可以拿它去演講,把你的經營理念,把你的巧思妙想表現出來;
你還可以拿它去贊美激勵別人,讓人如浴春風,神采奕奕地投身于生活和工作中去;
你也可以拿它去入木三分地批評做錯事情的人,幫助他人知錯改錯,完善自己。
孔子說:“敏于事慎于言”。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團結,不利于提升自己威嚴的話不說。更不能胡說、瞎說、亂說。君子三緘其口,謹言慎行,遠離是非。
語言就是樂器,不如讓它的聲音悅耳動聽,陶冶性情,使人溫良寬大,使人方廉好義,使人恭謙好禮。
關于他人的真經如下:“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p>
看官,附耳過來:
其實,職場九陰真經中最厲害的一招,也是保命的一招,我本來不想教人的,看到你把這篇文章閱讀到最后的份上,還是傳給你吧:
如果你實在忍不住要說人壞話,說誰的壞話,都不要說領導的壞話。
因為這個江湖上比你賤嘴賤舌的人多如螻蟻。再說領導都是些武林高手,就如熟用繡花針作武器的東方不敗。不然,你無痛無癢時,其實繡花針早已打入命穴,到死都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