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電梯間碰到一位老同事、老朋友,好久沒見了,過去打了個招呼,咨詢了一下近況,得知這是他在公司里的最后一天了,準(zhǔn)備要去其他公司了。心中莫名的一陣傷感。目送他離開,同時也是滿滿的祝福,希望他能在將來的路上越來越好。
想想最近換工作的朋友,還不在少數(shù)。前一段時間,剛送走一個,最近又有兩個朋友要換工作了。
不免的就會問他們一個問題:
為什么要離職?
一般有如下原因:
- 升職加薪無望或者是薪水太低
- 感覺做得沒啥意思了
- 和經(jīng)理不和
- ……
大多數(shù)人會把第一點,也就是說薪水和職位,看得比較重,但是實際情況這一點可能并不是最要的。甚至從長遠(yuǎn)來看,這點根本是沒有辦法直接改變。
為什么怎么說?
我們可以下來看一個例子:
假設(shè)你身處炎熱的夏天,或許你這時正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你感覺很熱。你這時迫切希望溫度能夠降下來。我想你一定不會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如何改變溫度計上的數(shù)字,因為你知道這樣根本沒有用。
因為你知道,外界的溫度,不會隨著溫度計的變化而變化。而是溫度計會隨著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
再來看上面的問題,為什么會說薪水和職位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說這點根本沒有辦法直接改變的?
因為薪水和職位其實本身只是一種衡量標(biāo)準(zhǔn),它就像溫度計一樣,是用來衡量你的能力的。而不是一個可以直接得到和改變的事物。
甚至可以說薪水和職位就是為了衡量能力而存在的,就算沒有它們,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一個人是不是有能力。就像沒有溫度計,我們依然感覺到很熱一樣。
但是總有些人看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在想著如何直接升職加薪,而忽略了提升自己的能力。這和那些想要改變溫度計上數(shù)字的人,并無差別。
但有些人還是為能改變溫度計數(shù)字,樂此不彼。
想想這個世界對于愚昧是有懲罰的。
就算你通過某種手段改變了數(shù)字,但溫度終究沒有變,還是會恢復(fù)的。就像一個人能力不行,短時間上位,長時間來看,能力強(qiáng)的人,終究會趕上,而且會很快趕上來的。因為這個世界會告訴你,你可以趕上了。尤其是在這個信息越來越對稱的時代。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
相信你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沒你能力強(qiáng)的人,薪水和職位都比你高。這種情況下你一般會說,他那么低的能力都____,我豈不是能____了。
如果你真的是有能力,你還擔(dān)心職位和薪水不上升嗎?也就是說有能力的人最終會到他本來應(yīng)該在的位置上,而投機(jī)取巧的人,終究會滑落到原來的位置上,甚至更低。
但如果你只是自認(rèn)為能力很強(qiáng),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這里就需要你反思了。
如何判斷是自認(rèn)為能力很強(qiáng)?
最簡單的一個標(biāo)準(zhǔn),就是很長時間了(每個人對于很長時間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一般是正常時間的2~3倍時間),你還是那個薪水、那個職位,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
回到原來的問題上,最終,決定你薪水和職位的是你的能力。
所以,在要不要離職的情況,選擇只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
能否提升能力。
而且要加上一個標(biāo)準(zhǔn):
長期來看。
那么我們可以等到一個更準(zhǔn)確的標(biāo)準(zhǔn):
長期來看,是否能提升能力。
回過頭來我們看看前面其他的離職原因,歸根結(jié)底,都是“是否能夠提升能力”。
這個標(biāo)準(zhǔn)不僅適用于離職的情況。也使用于其他的情況。比如:
- 你要不要學(xué)習(xí)一個新的技能
- 你要不要交一個親密的新朋友
- ……
也許你會說交一個新朋友也要這樣,是不是太勢力了?請注意前提“親密的”。你回想一下,你身邊的朋友,有那個是不能給你帶來成長的?想必那些不能給對方帶來成長的朋友,你們的聯(lián)系會越來越少。
小結(jié):
要不要的做一件事情的標(biāo)準(zhǔn):長期來看,是否能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