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將軍,戰功赫赫,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因其在戰爭中殺戮過重,在他親自發動的戰爭中直接死亡的人數就不下一百萬!特別是長平之戰中他坑殺四十萬趙軍,趙國全國青壯年幾乎全部被屠殺盡!所以世人稱其為屠夫。沒錯他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屠夫白起!
一、白起生平
白起,別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白起出生時,秦國的國力就已經非常強大了,秦昭王嬴稷是一個野心勃勃的領導人,沿用了商鞅提拔平民的思想,因此白起得以登上歷史舞臺。
攻打韓魏一戰成名
秦昭襄王十四年,秦軍東進三晉,韓魏聯軍扼守崤函以阻止秦軍,秦國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兩國,白起采用避實擊虛、先弱后墻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后方,多次擊敗聯軍分隊,最后形成包圍,最終消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此戰白起一戰成名,功升國尉。
公元前274年,白起率軍攻打救援韓國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于華陽(今河南新鄭北),擄獲韓、趙、魏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
而世人熟知的長平之戰中,秦軍先后斬殺和俘獲趙軍共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僅僅這三次戰役,白起消滅敵軍已經超過了令人震驚的八十萬!
很多人都認為白起是屠夫,理由是他在發動戰爭的過程中,殺了太多的人,在戰國時期整個六國的人口加起來都沒有兩千萬,但是直接死在白起所發動的戰爭中史書中明確記載的就有超過一百萬!
二、賜死杜郵
將相失和
長平之戰后,白起本擬乘勝滅趙,白起自將圍攻邯鄲。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雎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雖周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愿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還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于是范睢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
賜死都郵
當年九月,秦又發兵攻趙,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校(一校約為8000人)秦軍。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對秦昭襄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于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趙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秦昭襄王不聽白起勸阻,圍攻邯鄲,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后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后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睢請求,仍稱病不起。由于病體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啟程。昭王遷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陜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嘆:“我對上天有什么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
三、后世評價
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鐵血文明時代,戰爭慘烈程度空前激烈、大大小小的國家之間的兼并戰爭此起彼伏,正是在這種大動蕩的年代,各國人民都非常渴望結束這種局面。然而由于戰國七雄實力上相差并不多,所以七個國家相互之間的戰爭進行了很久,但是并沒有明顯的勝敗之分。后來秦國進行了商鞅變法后,雖然秦國實力整體提升,但是秦國實力并不能通過變法超過其余六個國家,這個時候白起出現了。是他打破了秦國和關東六國的戰略平衡局面!他一舉打敗韓魏聯軍,隨后奪取了魏國大小六十一座城池,讓魏國從其一蹶不振!他攻破楚國國都郢,楚國半壁江山被秦國奪取,從此楚國只剩下茍延殘喘!他在長平之戰中打敗趙國,趙國已經走到了亡國的邊緣!
可以說是白起為秦國統一天下立下了巨大的功勞!經過他發動的一系列的戰爭,已經讓其余六國失去了與秦國抗衡的資本!從此秦國統一天下已經必然!春秋戰國數百年來無窮無盡的戰爭中喪生了多少無辜的生命!多少家庭因此而破碎!多少兒女從小失去父親!而這一切在白起的努力下終于要結束了,在白起被冤枉而死僅僅三十多年后,秦國就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春秋以來五百多年的戰亂局面!所以白起不僅不能說是屠夫,而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