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被朋友圈的刷屏勾起了好奇心,尤其是,有朋友說,有女兒的爸媽一定要看。為了女兒,我想看看。
故事內容不復雜,就是爸爸用嚴苛的手段,近乎軍事化的管理,指導兩個女兒走上了摔跤之路,并最后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乍看,爸爸為了實現自己的世界摔跤冠軍夢想,強行為自己的女兒做了決定,剝奪了她們的童年,用不容忤逆的專斷訓練她們,忽視了她們的內心反抗和訴求,所有的祈求和淚水都沒有改變爸爸的獨斷和堅持。好在,結果是美好的,女兒們因為爸爸的這個決定,改變了命運,獲得了世界冠軍并理解的爸爸的所有付出。
如果單看爸爸的這種教育方式,很多人,包括我,會持否定態度,失去了童年,承受的嘲笑與奚落,每日在大家的指指點點中走過來的摔跤冠軍之路,誰敢保證兩個孩子的心靈為受到永久的傷害,帶著很難填補的洞走向成人。用這么大的犧牲換來的世界冠軍,值得嗎?
可是看完電影,看到女兒們一次次在沖突矛盾過后,最后與爸爸和解,我也就理解了爸爸所做的一切。我認為,在印度這樣的極端環境下,女性地位低下,沒有別的可能改變自己被男人主宰的命運的情況下,爸爸出于對女兒的愛,用極端的手段,打造了女兒的堅強,改變了女兒的命運,爸爸是對的。
說到教育,中國社會的應試教育弊端總被人批判,我也不贊同以應試為終極目的的教育模式對孩子們的摧殘。尤其近期,總不斷有新聞爆出,某某學校的孩子跳樓,自殺、甚至弒師弒父。這些悲劇不禁讓我反思:我的孩子,我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教育?有段時間,我對這種高壓的應試教育極度排斥和反感,立志要給女兒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我考察了大量的私立教育、民間教育機構,并斟酌如何用輕松快樂的方式讓女兒獲得基礎教育階段的知識。當然,女兒現在還小,我會繼續探索這種快樂教育。
但是看完了《摔跤吧!爸爸》后,我對這種專斷高壓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認識。或許它不是百分百的壞,百分百的不可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在特定的情況下,它確實有效的方式,或許也可以說是正確的方式。我或許不應該再對這種剝奪孩子的自由,替他們做決定的專斷談虎色變。影片中的爸爸無論怎么專斷,他對女兒的愛卻可以軟化這些專斷的利刺。一切,都該辯證思考。
無論用什么方式,女兒最后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堅強的意志、自主意識、樂觀向上的人生態 度,這是我的教育目標。其實,我更相信,我對女兒的愛,勝過一切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