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健身房鍛煉過。無論美國、日本、還是中國,每每看見一些超級初心者(原諒我以體型判斷)拼了命地一組一組地做著啞鈴彎舉,又或者大口大口地喝著紅色的黃色的液體(看顏色就知道肯定不是蛋白粉),便感到心痛。他們不可謂不努力,可是如果不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結成果實。
我們一直在強調一個概念:真正誤導人的并不是那些錯誤的知識,而是那些無用的真理。
什么是無用的真理呢?就是:它無比正確,卻對你沒有半點用處。
你問王健林怎樣實現夢想,他告訴你先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無比正確,可是沒有任何用處。健身屆同樣存在大量無用的真理,很多朋友其實都是在糾結無用的真理,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個整理了。
關于訓練的誤解
1、跑步進行到20分鐘以后才開始消耗脂肪。
理論基本正確。任何有氧運動其實都是糖和脂肪共同提供熱量,隨著時間的經過,脂肪作為能量消耗的比例越來越大。
好了,理論基本正確。可是運用到實際中卻是沒用的真理。因為減脂的關鍵是熱量的消耗,而不是脂肪的消耗。這就好比無氧運動其實并不會直接消耗太多的脂肪,然而它的減脂效果并不比同時間長度的有氧訓練差,為什么呢?因為消耗的熱量差不多。即使運動過程中所有能量均由碳水化物提供,脂肪完全不燃燒,同樣有減脂效果。因為糖原被消耗,下次飲食中的熱量會優先補充糖原,從而減少脂肪的堆積。
拋開總熱量收支單獨談脂肪的消耗和局部減脂一樣沒有任何意義。
2、肌肉是在休息時生長的,因此每天只能練一二個部位。
正確,簡直正確得無懈可擊!羅尼庫爾曼也是這樣練的。
然而這種練法對初心者簡直是災難!初心者可以舉起的重量十分有限,遠遠談不到恢復的問題,你甚至可以每周三練,每次只做BIG3,實際上我們在指導學員時也是這樣做的。隨著使用重量的增加,身體開始不允許這種高負荷的訓練了,這時候才需要調整,比如減少硬拉的組數,再或者加入站姿推舉或引體向上來中和,等等。
總之,完全的分割訓練法離初心者非常遙遠。我們指導的學員中,即使中級水平的學員,都沒有讓他們做過二頭彎舉或者任何的腹肌強化,然而他們的手臂和腹肌絕對比相同訓練時間的人強得多!有些人誤把肌肉酸痛理解為恢復的問題,什么其實不是,當恢復出現問題,你的下背部、腿部會有沉重感,每次訓練開始時,你的心里會有抵觸感。這時候,你才要考慮稍微調整訓練計劃。
3、有氧運動安全溫和,力量訓練容易受傷。
這就屬于徹頭徹尾的胡說了。有實驗(如需實驗論文原文,請來信息索取)表明,不同運動每1000小時的受傷次數如下:
一般力量訓練:不到1次
力量舉訓練:3-5次
跑步:7.7次-17.8次
足球、橄欖球等:18次-80.1次
大家普遍認為慢跑是安全的,其實在慢跑過程中,腳掌撞擊地面時腳踝、膝關節、胯關節受到沖擊極大,并且這種沖擊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力量訓練中,只要保證姿勢正確并且重量合適,受傷的概率極低。
除了一部分的跑步愛好者之外,如果你想通過跑步達到瘦身的效果,建議放棄,因為跑步是極為低效的運動,具體原因展開的話太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Battle身體改造,回復“跑步減肥”。
4、小重量多次數訓練利于減脂,大重量少次數訓練利于增肌。
這話要看放在什么樣的理論系統中了。如果將力量訓練單純看成消耗熱量的手段,顯然小重量多次數更加有利。比如,深蹲80kg*15次和120kg*5次比較,前者的總蹲起重量為1200kg,后者600kg。僅僅考慮熱量消耗的話,前者是后者的兩倍,看起來好像確實是小重量多次數有利于減脂。
不過,我們在指導學員減脂時使用的是5*5,這是標準的大重量少次數。為什么不采用消耗更多熱量的小重量多次數呢?因為在我們的理論體系里,從來不需要靠運動來調整熱量收支,調整熱量收支應該通過科學的飲食管理來完成。減脂期間力量訓練的唯一目的就是防止肌肉流失,如此考慮的話,顯然大重量少次數可以更好的維持肌肉圍度,有效的減少每次的訓練時間。
關于飲食的誤解
1、蛋白粉有利于增肌。
何止是正確,簡直是正確得天衣無縫!無論是增肌期或是減脂期,蛋白質都是同等重要的。
然而,任何拋開熱量收支來談蛋白粉的使用,都是浪費金錢。
舉個例子,一個體重70kg的人,無論增肌或是減脂,蛋白質每天的攝入量應保證在140g。140g是個什么概念呢?換算成瘦肉或魚蝦的話,大約是700g左右(生肉狀態稱重)。也就是說,如果你每天能保證吃掉與700g瘦肉或魚蝦等同的蛋白質的話,根本沒必要使用蛋白粉。
有人可能覺得700g瘦肉太多了,根本吃不下。其實700g瘦肉遠遠比想象的要少,一塊700g的牛肉切片烤成牛排,胃口大的人一頓飯就搞定了,別說一天了!更何況,減脂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也有嚴格的限量,這種情況下,700g瘦肉產生不了太多飽腹感。并且,蛋白質的來源還有蛋類和牛奶,所以正常進餐的話,蛋白質的來源是有保證的,并不是說所有的蛋白質全都要靠肉來攝入。
你可能會擔心肉或魚里有過多的脂肪,放心,即使在減脂期,每天也必須攝入每kg體重0.7g的脂肪。瘦肉,特別是雞胸、豬里脊、牛腱肉的脂肪少得可憐,熱量普遍不高,倒是三文魚、金槍魚腹等一部分魚類的脂肪需要注意。
以上是飲食合理的情況,但有一部分人是另一個極端:最基本的熱量收支和三大營養元素配比都沒做好,卻對蛋白粉無比熱衷。比如,增肌期最基本的熱量收支必須為正都沒保證,卻每天必喝蛋白粉,好像這點蛋白粉可以彌補熱量的缺口從而帶來肌肉的激增。
2、夜間吃飯容易堆積脂肪
基本上可以當作謊言了。同樣的熱量,睡前攝入有可能比其他時間段攝入稍微容易堆積脂肪,然而這種細小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100大卡的熱量無論何時攝入,他都是100大卡,不會多也不會少。夜間吃飯并不會比白天吃飯更容易發胖。
另有一種說辭是,夜間吃完飯馬上睡覺,熱量無法消耗。這里需要明白一個道理,體內熱量的此消彼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在營養學的實驗中,最短的實驗時間也在24小時以上,并不是說攝入的熱量如果不立即消耗就會做為脂肪留存體內。我們在指導學員時甚至鼓勵學員以周為單位做熱量收支的記錄。比如減脂期,只要本周熱量收支滿足要求,不必計較某一天的熱量是否超標,更何況是某一頓飯了。
還有一種說辭是:你看那些晚上吃飯的人都是胖子多,這不正好說明晚飯使人變胖嗎?其實這里面忽略了一個生活習慣的問題,晚間暴飲暴食的人其實不光是夜間,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普遍都不好,這才是導致變胖的原因。
3、一日多餐有利于吸收
這又是一個正確得讓人無法反駁的理論,幾乎所有的世界級的健身大咖都這么吃。
可是,我們也知道人家是健身大咖,人家是靠這個吃飯的,人家已經把該做的全部做好后,才采用一日多餐的進餐方法,為的是追求進一步的突破。
可是現實生活中,挺著大肚子講一日多餐的大有人在。真想和他們說,其實只要管理好熱量收支和三大營養元素的配比,你就能減掉圓圓的肚子。1000大卡的熱量不管分幾次吃都是1000大卡,一日多餐真不是一般人需要考慮的。
當然,不否定飯量小的朋友,為了在增肌期盡量多的攝入熱量而采取的一日多餐。
4、補劑讓健身效果倍增
補劑對于健身的重要度甚至不如一日多餐,這同樣是專業人士的“專利”。不是不可以用補劑,用補劑前請先確認,營養管理重要度中比補劑重要的因素我都做好了嗎?我們的公眾號有專門針對營養管理中各項因素重要度排名的文章,我們稱之為“金字塔”理論(公眾號回復“金字塔”)。初心者一定要了解這個理論基礎,否則事倍功半。
最后,奉上我們獨家提出的營養管理重要度金字塔,讓您知道,同樣都是真理,重要度也是不同的,看看您是不是被可有可無的真理左右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