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導向下作業設計的原則之三個度

(1)作業難度要合理。

所謂難度,是指作業相對于學生現有實際能力水平的難易程度。教師設計作 的作業,要符合期望理論公式:動力=目標高度×達到的可能性,要注意“目標高 業 與命度”和“達到的可能性”之間的相互制約,要讓達到的目標合理化,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這就要求教師設計同樣數量和同等質量的作業,可以讓后進生“吃 題得了”,優等生“吃得飽”,使不同層次學生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至少要設計三種難度的作業題:第一種是針對中等程度的絕大多數學生布置的作業。第二種是針對后進生而設計的作業。第三種是為優等生布置的作業,難度較大,能培養發散思維和應用已學知識解決高深問題的能力。

(2)作業的數量要有限度。

教師設計作業的量一定要適當,要少、精、活、新,充分發揮作業對新舊知識的整合作用,促進學生認知沖突的形成。要將量與質結合起來,精選作業,避免“題海戰術”,減輕學生的負擔。

(3)作業的時間要有限度。

教師設計作業時,要注意輕負擔、高質量,還要權衡時間、練習量,以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借助于提高效率來達到提高質量。因此,教師就要注意依據學生特點,科學、適度地布置作業,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張弛有度,讓學生能合理地安排休息和學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以此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