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為什么一個項目經理&SM要學習和分享產品知識?
俗話說"一個脫離產品的項目經理不是好開發。。。。"^_^筆者一個從傳統項目轉型為敏捷教練(SM)的項目經理,目前開始研究產品相關的知識,希望通過產品知識的深入學習和探究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項目能力。
寫這篇文章以及這一個產品系列的初衷大致最開始是想了解產品知識提升自己 ,后來發現圍繞產品可以將整個產品線包括想法,市場選擇,運營推廣,營銷策略,技術研發,項目跟進全部串聯起來。學的越多發現自己越無知。
關于用戶調研一直是筆者想要了解和深入實踐的課題,那今天好好地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學所思所想。
為什么要做用戶調研?
細想一想我們為什么要費勁巴拉的去搞用戶調研?!作為IT行業的項目經理,筆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產品。好產品一定是用戶說好才是真的好。一切不基于用戶考慮和設計的產品都將被市場淘汰掉。我們售賣的不是“我們要為用戶提供什么產品”甚至不是“用戶想要什么產品”,而是用戶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我們能為他們帶來什么便利,我們售賣的是用戶真實需要的產品,而APP,系統不過是一種載體。
那么用戶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又如何發掘呢?用戶一定不會走到你面前,貼著你的耳朵清楚的告訴你。即使你有這樣的重視用戶,他的表述也不一定是他的真實需要。
舉個例子:
用戶A告訴你:嘿!我需要一個有30cm 長電話線的電話吧!
用戶B告訴你: 你來給我家裝一個圍欄吧!
如果我們直接就按照用戶的要求去做了,我們會怎么搞? 我們會生產一個擁有超長的電話線的電話?我們委派工人去給用戶B家安裝圍欄么?
這個時候我們采用用戶調研的方法,來分析用戶表述,不難發現,用戶A需要超長電話線是因為他希望躺在沙發上也能夠到辦公桌上的電話。那么我們為他生產無繩電話即可。
用戶B要裝圍欄是想要一個菜園,而要一個菜園是想解決,買菜難的問題。那么我們需要為他提供一個便利的送菜服務更好。
看用戶說的也不一定是他的真實需要,用戶調研的重要性也就凸顯出來了。
用戶調研的常見方法
深入的用戶調研方法有很多,我們選擇哪一種調研方法要根據調研的目標來確定。后續會為大家詳解每一種調研方法的用法和優劣。
在我學習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困惑,我既然知道了每一種用戶調研的方法。那么這些調研的對象從哪里來?有什么篩選的標準嗎?
用研對象招募
一、 招募標準
①被招募者要具有被調研的能力,就是說他們多多少少需要了解這個領域。
②依據可能影響被招募者的關鍵因素,對他們進行細分。例如,IT行業的調研要考慮,被招募者使用手機的平臺,使用的年限等等
③依據樣本的覆蓋性,平衡性我們需要加入人口統計(性別,年齡,職業,收入等等)
哪些人不能找?
①在半年內做過調研對象的人員(他們會被之前的調研過程影響)
②用戶體驗行業和與被調研產品息息相關的從業者(他們不能反映真實的用戶想法)
二、招募方法
招募方法筆者將它分為兩類,第一類發簡要的信息留下聯系方式等待用戶主動聯系;第二類設計調查問卷網上投放
三、多渠道找用戶(一般用研5個左右即可)
①同事(最好是HR,行政,后勤人員,他們最接近真實用戶1~2個即可)
②家人,朋友(關系過于密切,會影響調研結果,不建議)
③聯系員(即通過他們還可以征集到同類的用戶,他可以幫我們宣傳和招募,我們予以獎勵)
④相關的公眾號,論壇等投放
⑤線下招募(發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