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漢字經過漫長的演變歷史,被賦予了眾多字義,這就給通過別解制作燈謎提供了廣闊天空,使猜謎者暢意遨游謎海。
對謎面的字、詞、句做直義、反義的領會,通過聯想從而猜射出扣合謎面的“不作本意解”的謎底,我們將這種方法統稱為會意法,并將這種體裁的燈謎謂之“會意體”。會意體是燈謎中最常用的體裁,也是最正宗、謎味最濃的體裁,充滿著“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和樂趣。
猜謎方法第二大類:推敲字義的會意法
這一講介紹“正反”兩種會意法。
1. 正面會意法
正面會意,就是對整個謎面字、詞、句的內容做正面領會,別解生義,從而推斷出謎底。
例1 打得鴛鴦各一方(數學名詞) 公分母
鴛鴦,雌雄同居不離,常被人們比喻夫妻。此謎按謎面直接會意,“鴛鴦”以其雌雄有別扣合“公”與“母”,“打得各一方”即為拆散鴛鴦而扣“分”,謎底“公分母”恰好對應謎面。
例2? 公子王孫把扇搖(五字俗語)大少爺作風
官宦子弟、“公子王孫”,老百姓將之稱為“大少爺”。“把扇搖”,是搖動扇子,使空氣流動成風。謎底“大少爺作風”原指大少爺在生活上表現出來的諸如裝腔作勢、五體不勤的態度與行為,現別解為“大少爺(搖扇)扇風”。
例3? 熱淚盈眶(金魚品種)? 水泡眼
淚水含在眼眶里,浸泡眼球,自然是“水泡眼”了。
例4? 撓癢要使勁(三字常言) 抓重點
猜這條謎時要正面理解謎面:撓癢的動作是“抓”,“使勁”,就是抓的力度要重一點,把謎底的“重點”原來的意思別解了。
例5 枝頭累累(字一)? 夥
會意法不僅用于猜詞語,也可以猜字。“枝頭累累”說明果實結很多,簡單點說,就是“果多”,“果”與“多”組合起來就是謎底:夥。
【猜猜看】
1. 積食(三字口語)
2. 托兒所點名(曲藝形式)
3. 家喻戶曉(應用文體)
4.? 注意保護視力(三字口語)
5. 起訴無效(字一)
6. 風平浪靜(浙江地名)
7. 蚊蟲叮俺胸和背(五字口語)
2. 反扣夾擊法
軍隊迎敵作戰,除正面攻擊外,還有側面迂回、反面包抄等戰略戰術。猜燈謎猶如作戰,當面對一條燈謎僅用正面會意法猜射百思不得其解時,就需靈活地對謎面詞句進行反面聯想,以得謎底,是為“反扣法”。若正反聯想都不能中鵠,則應從上下、左右、前面推理判斷出謎底,是為“夾擊法”。
反扣夾擊也是猜謎中常用的法門,不過反扣的謎底多為與謎面含義相反的反義詞,而夾擊多為同義詞或慣用的并列的關聯詞語。
例1? 后入庫的沒檢查(四字常用語)? 先進經驗
“后入庫的沒檢查”,也就是沒“驗”貨。與此相反,先入庫的已經查驗過了,這樣就得出與謎面文義相反的謎底“先進經驗”。
例2? 天寒應穿厚棉鞋(成語) 如履薄冰
要猜這條謎若只從正面會意,肯定是猜不出謎底。但假如反其意來想,天寒時若不穿厚棉鞋而只穿薄鞋會怎樣呢?必然冰涼凍腳。“鞋”,古時稱“履”;謎底是“如履薄/冰”,意思是如果履(鞋)薄了,則會冰冷。
例3? 家丑不可外揚(歌曲名)美麗的傳說
既然家中丑的事不可對外張揚,那什么可以對外宣講呢?必然是丑的立對面 “美麗的傳說”(美麗的可以傳揚講說)。
例4? 馬前張保,馬后王橫(名勝別稱) 中岳
此謎無論正反會意均無法猜出謎底,需從兩面來夾擊。《說岳全傳》中張保、王橫均為岳飛愛將,行將打仗此二人總是追隨岳飛前后,試想前為張保、后為王橫,中間何人?岳飛是也!所以謎底是“中岳”。
例5? 生旦末丑(五字俗語) 眼不見為凈
京劇中的五種角色為“生、旦、凈、末、丑”,而謎面卻漏掉了“凈”,也就是說,謎面上看不到的是“凈”,正合俗語“眼不見為凈”。
【猜猜看】
8.? 專挑嫩的 (作家)
9.? 誓奪冠軍(外國首都名)
10.? 生產必須出正品(成語)
11.? 男的占多數(字一)
12. 從不自量(三字稱謂)
13. 人生地不熟(三字口語)
14.? 眾生皆言歡樂事(成語)
提示:本期所有【猜猜看】謎底見下一講。
附:上一講【猜猜看】謎底
1.? 加勁勞動,個個有份(字)力
2.? 天沒有地有,你沒有他有(字)也
3. 有樣東西是個寶,垃圾堆里把它找 (字)土
4.? 挖西邊,補東邊(字)撲
5.? 孔雀東南飛(字)孫
6.? 南宋雖存北宋亡(字)林
7. 一向上爬忘了本(字)末
8.? 并非如此(字)豐
9.? 平裝上下集(字)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