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五液,也就是人的淚、汗、涎、涕、唾五種液體,分別對應人的五個臟器。
《素問》中有解釋: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今天要跟大家講的,就是肝臟!
古人曾講:肝,為萬病之賊!意思是說,肝臟,是引發多種疾病的原因所在;
一旦肝臟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便會隨之下降,代謝也會出現異常。
肝臟不好,身體三處有變化
肝不好,表現在臉上:
1、面瘦且黑
研究表明,有30%以上患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人,其面部、眼眶周圍皮膚較病前要晦暗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臉頰有小血管擴張,口唇干燥,這就是俗稱的,肝病面容。
這是因為,肝臟細胞受到損壞,鐵質就會從肝臟流到血管當中,造成臉色發黑,同時肝功能減退,導致黑色素增多所致。
2、面有“肝斑”
中醫認為“肝主藏血”,一旦肝臟受損,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通,出現氣血不足、血脈堵塞等問題,面部就會發暗,甚至發黑。
長此以往,體內毒素會沉積在臉部,形成黃褐斑,又被稱為“肝斑”。
肝不好,表現在手上:
1、掌心發紅
如果手掌的大小魚際,出現朱砂紅之色,或是紅色斑點、斑塊,施壓后變成蒼白色。
那么,就要注意肝臟是否發生病變了,很可能是肝炎、肝硬化要來了。
另外,隨著肝功能好轉,這種掌心發紅的現象,也會隨之減輕或消失。
2、指甲紋路
中醫講,肝主藏血。
肝好,得血樣,手的指甲就飽滿光滑。
然后,如果指甲有深淺寬窄不一的褐色紋路,那么很有可能是有肝病史。
這是因為,指甲的褐色紋路,是肝失疏泄的表現。肝失疏泄,氣滯血瘀,血不能養爪。
肝不好,表現在腳上:
1、腳底蠟黃
中醫認為,正常人們的腳底顏色略顯紅色。
除了一些角質層較厚的人,會出現腳底發黃的情況外。如果腳底開始變得蠟黃,則很有可能與肝臟有關系!
這是因為,當肝細胞破壞,血液中的膽紅素便不能正常排除,逆流至血液中,呈現出腳底發黃的現象。
2、腳底紋路多
肝臟每天會分解血液中的毒素或代謝產物,當肝臟變差甚至受損時,其解毒能力也會有所下降,血液健康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此時,腳底的紋路,便會明顯增多,需要額外注意!
養護肝臟健康,謹記:喝二茶,少二物,按二處!
【喝二茶】
1、黃花苗根紅茶
黃花苗,十分常見,其根莖,具有很好的護肝作用,將其洗凈,發酵后,制成茶,泡水喝,可降低寒性,對于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中醫認為,黃花苗,入肝經,擅長排肝毒,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花苗根含有的甾醇類物質,能夠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還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增強肝臟的再生能力。
經常泡上一杯,排肝毒,防肝損,保護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2、紅棗菊花茶
《本經》中亦記載,紅棗,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因此中醫常以紅棗制成“養肝湯”。
菊花,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
此為,還有去毒的作用,對體內積存的有害性的化學和放射性物質、都有抵抗、排除的療效。
【少二物】
1、腌物
酸菜、咸菜、咸魚等腌菜爽口開胃,很多人都喜歡。
但是,腌菜中含有較多量的亞硝胺,實驗證明與肝癌的發生有關,最好不吃或少吃。
并且要記住,一定要腌透之后才能吃。
2、霉物
其多含有黃曲霉毒素。而黃曲霉毒素為致癌物質,該毒素能誘發人、猴、鼠、禽類發生肝癌,致癌所需時間最短為24周。
預防污染食物,應注意:
①家中藏有花生、玉米、薯類等,一定要曬干曬透;如發生霉變,應立即丟棄,人畜皆不能食用;
②家中儲有花生油、大豆油及棉籽油等,均不宜久存;如發現有哈喇味,應立即丟棄,不再食用。
【按二處】
1、按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經常按揉,可以把人體郁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
并且,有助于緩解情緒,消除肝臟郁結,疏通經絡,疏肝理氣,減少肝臟壓力,促進肝臟的自我修復。
位置:位于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
2、按肝俞穴
肝,肝臟也。俞,輸也。
肝俞,名意指肝臟的水濕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常按此穴,有疏肝利膽,理氣明目等功效。
位置: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