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熱的一個詞,霧霾。
以前說到它,一般只會聯想到北京,可前幾天,Sir居然在廣州見證了十面“霾”伏。
1月5日的廣州空氣質量報告,大面積嚴重污染
果然人對危險的反應總是遲鈍的。
那現在,既然知道霧霾存在的我們,除了囤多幾個口罩,還能做什么?
今天這篇推送來自Sir的好基友@楊波。
他想借一部我們都看過(起碼聽過)的電影,暴露現實與現實之外的霾,看到最后,你會感到不適。
而這種不適來自于,也許他是對的。
文/楊波
毒舌電影獨家專稿,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于霧霾一直有兩方面的討論,一是它究竟由什么造成,二是怎么解決。
第一個問題已經差不多解決——大多數人已不會再將農民燒麥稈、老百姓炒菜,乃至汽車尾氣當作霧霾的主要源頭,過度的工業排放才是禍首。
那第二個問題,怎么辦。
尤其,作為個人怎么辦?
這讓我想起一部經典電影——
《永不妥協》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朱莉婭·羅伯茨靠它獲得最佳女主角,它同時也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的提名,算是當年一部大熱門。
豆瓣4萬+評價,還有8.3的高分。
不瞞大家,我剛看完這部片子后最深的感觸是,朱莉婭·羅伯茨不僅嘴大,胸也實在不小。
對此,她扮演的律師助理埃琳·布羅克維奇倒也毫不諱言,片中一幕里,她老板質疑她如何進入閑人禁止的水利會查資料,相信大家(不包括我)對影片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朱莉婭的那句臺詞:
—為什么你就認定自己可以大搖大擺走進去,為所欲為?
—因為我有大咪咪啊
不急,讓我們先把大咪咪放在一邊。
反思作為單槍匹馬的個人如何與強權不公和資本作惡斗爭,《永不妥協》給出了一個非常恰當的據點。
先看片。
女主埃琳·布羅克維奇(茱莉婭·羅伯茨飾)是個超級倒霉蛋——
離婚兩次,有三個孩子的單身媽媽,還破產,并在一次令她頸椎受傷的車禍后輸了官司。
但,倒霉蛋不同于Loser。
倒霉是指客觀境遇,就像你出門踩了狗屎,這并不意味著你是什么Loser。
而Loser的認定則居于Loser本人的主觀價值,是他自己決定在他所深陷其中的價值系統里繳械投降,像灘稀泥般攤在地上。
倒霉蛋埃琳,就絕不是Loser,而是那種別人要“干”她,她就更狠地“干回去”的人。
正基于這種干勁,埃琳還就真干出一件大事。
她在一家律師事務所里打雜的時候,發現一件案子的疑點——為何一份房產糾紛相關的檔案里,會有業主的醫療記錄?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埃琳開始展開調查。
事主是一位名叫唐娜的患癌貴婦,官司起于她不愿賣掉自己的房子,買主是附近大型電力公司PG&E,后者說要鋪一條必須通過唐娜家的公路。
看起來是一起平常的拆遷官司,但埃琳覺得不對——
她不明白,一個號稱自己對環境無污染的工業單位為什么要承擔其周邊居民的所有醫療費用?
順便一提,霧霾以來,有誰示意過要承擔你所有的醫療費用嗎?
若你覺得應該有,再請問,這個誰該是誰?
回到電影。
再說一遍,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
一開始,她翹起胸,大概花了五分鐘,就搞清楚了整個事情的基本脈絡:PG&E為了隱藏釋放劇毒化學物質的事實,為周邊居民承擔醫療費用。
她是怎么做到的?
不過是就近問了一位在大學任教的,陌生而普通的毒理學教授。
嗯,沒錯,這位毒理學教授怎么看都是一個性壓抑的宅貨,而她則一如既往地翹起了胸。
但胸并不是這一節的核心道理,道理是——
不要總等著別人告訴你真相,你要自己去找。獲得真相并沒有那么困難。如果你想不清楚,或干脆已經喪失了“想”的能力,那你至少可以像埃琳那樣去請教專業人士。
她不過花了五分鐘,就從一個陌生而普通的大學講師那里獲取了電力公司如何產生六價鉻,以及這種鉻會對人身體造成多大損害的基本知識。
請想一想,如果你真的曾相信過霾的產生跟中國炒菜的飲食傳統相關,這一弱智邏輯是如何在你高聳入云的智商里落腳的?
官司開始了。
六價鉻可能導致的疾病是:胞部囊腫、子宮瘤、惡性肉芽腫、癌、免疫不全、氣喘、慢性鼻血……
PG&E對此的答復卻是(以訕笑你無知的口氣):“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譬如營養不良、先天基因問題、生活沒有節制……”
假如你十五年后(假設那時霧霾已得到根治)發現肺部長了幾個瘤子,你覺得原因是?
如果你咬定是此時此地的霧霾,你又能找到什么可以呈堂的證據來打贏這場官司呢?
通過調查,埃琳發現PG&E廠房周邊居民幾乎無一不患病,且其病無一不是六價鉻可能造成的。
查明真相,善和惡,黑和白,電影演到一半時已很清楚。
依你我對好萊塢電影的經驗,接下來就等著爽爽地看怎么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了。
該片也確實如你所愿。
埃琳沒有什么法律的學養和經驗,她做整件事,與其說來自資本主義價值下的個人奮斗成功學,毋寧說基于其向善逐惡的人生信條——先判斷清楚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然后支持好人,反對壞人。
以上不需要去法學院深造,生活就是對此最有效的教育。
這種黑白分明的善惡觀及由此絕不躊躇地向善去惡,是這部電影令我感到最舒服的地方。
但這部電影,歸根究底地說,不僅一點都不讓我覺得舒服,甚至讓我覺得惡心。
因為它看似在揭露,實質在隱瞞、遮蔽、異化真正的真相。
電影結尾時,埃琳因打贏這場官司贏得了支票,她樂開了花。
即便她不知道她就此成為中國雷鋒式的,對資本主義政制而言個人奮斗成功學的卓絕例子。
以唐娜為首,PG&E周邊受害居民也均獲得天價賠償,你看唐娜激動的樣子,好似得到這筆錢,她的癌癥就此不再是絕癥似的。
我甚至不知道這是多少錢……
請問,PG&E得以付給受害者的天價賠償金,難道不正來自它令受害者受害的生產?
繼而,它這一基于惡的生產在賠償了在一般百姓看來“天價”的金額之后,到底是鞏固還是削弱了其惡的本質?
電影后半,該賠多少錢,PG&E出了一個數。埃琳的回復則是——
“你的脊椎值多少錢?你的子宮值多少錢?”
此話的意思乍看起來是:這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
但她氣都沒再喘一口,接下來說:“自己想好了數目再乘以100,就是我們要談的賠償價錢!”
《永不妥協》的結局,其實還是妥協了。
可見俗話,用錢能解決的問題確實都不是問題。
在片子前半,PG&E最初派來跟埃德事務所談判的家伙也帶來一個價錢(250萬),被嘲笑后,此人說:
“在你決定把事情搞大之前,你要搞清楚你在跟誰作對——PG&E市值280億美元!”
但老律師埃德聞此非但沒被嚇到,反而一下子變得興高采烈。
你猜一下,這個老好人之所以這么興奮,是由“打老虎”式的正義感所趨,還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若贏了官司能賺到多少錢?
錢,錢,錢。
嗯,再說一遍——
它看似在揭露,實質在隱瞞、遮蔽、異化真正的真相。
當今幾乎全部的相關霧靄的討論,無論相關其成因還是相關其解決的,亦不出其外。
明儒王陽明有句話被日本人奉為國本——知行合一。
對這句話最嚴苛的解釋,王陽明說:知而不行,為不知也。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你如果真的知道霧霾是由什么造成的,卻兩手一攤、無計可施乃至置身度外,那只說明你對霧霾一無所知。
如果不能做到拔草除根,任何程度的醫治不過是隔靴搔癢。
那么,真相究竟在哪里?
真相并不難獲得——之所以很多人不去主動獲得它,是因為他們沒辦法面對它;之所以沒辦法面對它,是因為他們不知怎么去解決它;之所以不知怎么去解決它,是因為任何可能奏效的解決方案,都將顛覆其已習以為常并樂在其中的生活方式乃至倫理道德。
如果你確信當今全球資本主義的生產倫理和消費主義必然導致霾,那你也就必須相信,霾無法在這一體系之內獲得根本解決。
就像你沒辦法拽住自己的頭發讓自己離開地面一樣。
《永不妥協》令我感到惡心的原因是它提供了看似可靠的戰術,卻同時顛倒了這戰術所屬的戰略,也就一個巴掌扇到了自己臉上。
《永不妥協》不應被小窺為勵志片,它讓Loser以為自己只是一時倒霉;它是一部周瑜打黃蓋式地弘揚資本主義價值觀的電影,因為它所反對的東西跟它所應用并附屬的東西在一個套路里。
這種混亂,當然也是一種霾。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想看的,b站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