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
只是還不想放手的時候就堅持著唄。
哪天若是想停了就停下來。
畢竟之前聽到一位大神說:“沒有質量的30篇日更還不如有質量的月更一篇。”
這句話確實像是讓我醍醐灌頂一般。我開始思考,這么久以來,我堅持日更,到底有意義嗎?
那些赤裸裸的擺在我面前的粉絲量以及點贊量正在竭盡全力告訴我:“你壓根就不適合寫作,回家歇著吧你”。
當一個人脆弱之時,在自己最愛的那件事情上的所有失意不得志都會成為一瞬間擊碎自己的那塊巨石,整個人徹底崩塌。
我就是這樣。
誠實的說,我的確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輸入了,一味的輸出,雖說一直有靈感,但寫的東西總是表達不到位,連我自己寫完都不想再看一次。
愛寫東西的人,應該都知道“自己寫的自己都不想再看”是很差勁了吧。
簡直十分差勁了。
而且,那些閱讀量、點贊量不會騙人,它們最忠實直觀地向我展現著我的水平。難道我就這個水平了,再也沒辦法提升了?
當然不是。
這一點我還是很有自信。我覺得寫作上我肯定會有條出路,或許不是現在,但將來必定會有。前提是我得抽出時間來好好輸入一陣子,知識底蘊必須要有。
相比以前初來簡書的桀驁,獨來獨往,如今,我也開始去注意一些簡書上的熱門文章。我觀察那些寫作者的筆法,用詞,希望能從中有所得,進而運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去。
時間久了,我發現,我寫的東西好像側重于剖析自己,把想不通的問題在寫作過程中逐漸梳理出來答案。
因此,我寫的都是些自說自話式的文章。對別人不太有用,不普適社會大眾,說服力欠缺,自然不會有人喜愛。
而那些所有混跡簡書的人,尤其是跟我一樣的小白們,千萬要把寫文章這件事從利己轉化為利他,只有這樣似乎才能在寫字這條道路上得永生。
就拿我最近剛發現的一位作者“追風箏的哈桑”來說,他來簡書寫的第一篇文章是在今年的7月7日,截止目前他所有文章已經收獲6012個喜歡了。而之前,他有一篇文章曾寫到自己來簡書一個月,已經粉絲上萬了。
我的確有些目瞪口呆,因為我主頁的粉絲數以及喜歡量實在是寥寥無幾。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他跟我有些相似,感覺都還是學生,都不算啥老手,都新來這里。所以,我心里一直會暗暗跟他比一下。
但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
我們差的不是一丁半點。我在他的文章里得知,他在大學時候就寫過百萬字的小說,現在想想,我這兩年里那十萬字的隨筆哪里算根蔥啊?根本不值一提好嗎?
回到我開頭說的“文章要有趣”,還拿“追風箏的哈桑”舉例。
―a―
他的文章讀起來的確很順暢,幾乎可以套用到任何一個人身上,就是說很容易把人帶入到文章所描述的那種情境當中去。
這一點的確是很厲害的。
―b―
還有他文章的標題,都是讓人想點進去的,而且也不算標題黨那種粗制濫造的,真的是很能揣摩讀者的心思了。
―c―
……
認識到這些以后,我也就沒那么急躁了。畢竟那些很厲害的人,看上去比你晚來一個地方一段時間,但實際上經驗比你多得多,實力也要強得多。
要知道人只有在出生的時候是在同一個起點上,之后積累的程度以及經驗什么的就一直參差不齊了。
所以一切皆有因果,后來的追趕不上都是前期自己埋下的禍根。
回到寫作這件事上來說。
如果停下來不寫,就跟那些筆耕不輟的人差的越來越多,唯有埋頭苦干,才可能在后來的某一天迎頭趕上。
這可能就是日更的意義所在,在強迫自己的過程中得到精進,至少不讓自己松垮下來,免得后來無論怎么也趕不上。
只是,如果真的累了,日更就不再有意義了,也就不需要堅持了,停下來也罷。
來到簡書真正寫字的第14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