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自駕和火車游覽江、滬、浙、鄂四省、市7處景區。
2024年3月,文旅部公布了今年新晉升的21家5A景區,其中相鄰的江蘇、上海、浙江三省市各有一處景區,五一假期氣候剛好,于是決定約團友游覽此三處5A景區及其他知名景點。因團友5月6日家中有事返回,我又臨時增加了火車游覽湖北荊門鐘祥市的明顯陵文化旅游區。
5月2日中午,忙完了同學家的婚禮事宜,到機場乘坐JD5319航班于16:45飛抵連云港,先期抵達的團友接到我,直接到朋友安排的亞朵酒店住宿。晚上到附近一家叫做老糧票的當地菜館小酌一番,3日計劃游覽連云港的連島和海上云臺山兩個景區。
5月3日早晨7:30,吃過早餐后先去往47公里外的連島景區。連島古稱鷹游山,又稱嚶游山、鶯游山。因其由東西兩個島嶼連接而成,故又稱東西連島。連島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連島街道, 面積7.6平方公里,是江蘇省最大的海島,與連云港港隔海相望,通過長度6.7公里的中國最長的攔海大堤——西大堤與連云港市東部城區相連。連島集青山、碧海、茂林、海蝕地貌、天然沙灘、及人文景觀于一體,代表景點有:大沙灣游樂園、蘇馬灣生態園、金圣禪寺、孔雀園、羊窩頭、臥龍棧道、連島海底世界、西連島漁村、“鄧小平和人民在一起”雕塑公園等。 連島以海島風光為特色,生態與人文交相輝映,港口工業與旅游融合,以觀光、休閑、度假、娛樂為主要功能,憑借秀麗獨特的海濱自然風光和別具特色的海島人文景觀,集“山水之美、自然之美、綠色之美”成為中國沿海地區有較大影響力的海濱旅游度假勝地。
一個小時的車程后,我們來到連島游客中心。假期期間,景區安排了一眾工作人員指揮交通,時間較早,我們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將車停在最里面的停車場,看到外圍的停車場還沒有什么車輛,我們還比較慶幸到的比較早。及至來到游客中心大廳,卻發現這里已經是人滿為患。成群的游客人流攢動,摩肩接踵,讓我們初次感覺到五一假期的擁擠。抓緊時間購票排隊,乘坐景區觀光車進入景區。現在景區為游客推薦的路線是大沙灣、蘇馬灣、孔雀園和鄧小平公園幾個連線景點。
觀光車第一站就是大沙灣景點,這里據稱是江蘇省最大的海濱浴場。大沙灣在兩側山巒的拱衛下,向游客展開直通天際的蔚藍色的海洋畫面。右側小山上是景區的度假酒店,一座高聳的鐘樓顯得尤為亮眼。遠方海天一色,碧波萬頃,鷗鳥翔集,輪船游弋。遼闊的沙灘上,密密麻麻地散滿了游客,愈近岸邊,人流密度愈高。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盡管我們擔心假期游客擁擠,所以特意早到,但比我們早的更是大有人在。海風較大,溫度偏低,海水的溫度不宜下水游泳,大量的游客在水邊脫了鞋子,赤腳踩在沙灘上感受大海的撫摸。更有很多小朋友用各式各樣的工具在沙灘上挖沙坑、筑城堡,玩的不亦樂乎。游艇碼頭上,停泊著幾艘外形酷似超級跑車樣式的快艇,紅色的、綠色的、黃色的,游客們爭相乘坐,體驗征服大海的感覺。跑車快艇劈波斬浪,在海面上犁出一壟壟白色的海浪。在白色海浪的烘襯下,這顏色鮮艷的游艇,也成為顏色單調的海面上一抹流動的亮麗色彩。
在大沙灣逗留了大約半小時的時間, 我們前往蘇馬灣生態園。途中經過孔雀園,我們放棄了觀賞。司機介紹,連島上不止孔雀園中有孔雀,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最早的孔雀是人工養殖的,之后隨著孔雀數量越來越多,有很多孔雀飛離孔雀園,在島上自行繁殖生息,所以現在島上孔雀數量眾多。
與大沙灣不同的是,蘇馬灣的兩側更多的是帶狀的嶙峋礁石,海水也比大沙灣更加的清澈透亮,而且海水的藍色隨著深度不同,也會呈現深淺不一的藍色。可能大批的游客還在大沙灣游玩,所以這里的游客數量相對來講要少一些。海灣兩側綠色的山巒緩緩探入海中,山上植被蔥蘢茂盛,海岸巖石參差嵯峨。堆壘的巖石在海水經年累月的沖刷之下,很多地方出現了蜂窩狀的孔洞,平面的巖石上呈現出層層的鱗狀波紋,這里就是蘇馬灣海蝕地貌的一部分。潔白的沙灘細膩柔軟,不同藍色交織的海面水波粼粼,一艘快艇在海面上劃出優美的弧形,似在蔚藍的大海之中勾描作畫。景區在沙灘上安置了很多茅頂的遮陽傘和沙灘椅,看起來有點像馬爾代夫的某個小島,頗有休閑浪漫情趣。在海水溫度適宜的時候,在這里來休閑度假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欣賞了蘇馬灣美麗的海景,我們來到鄧小平公園。這是一座建在連島最高處的小型山頂公園,在這里可以俯瞰連島周邊的海域和連云港港區。公園的草坪臺地中陳列了幾門大炮,最高處是“鄧小平和人民在一起”的群雕。對于在這里建設鄧小平公園,工作人員介紹說,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淮海戰役西起淮安,東至海州,海州是連云港的舊稱,現在連云港市的主城區就是海州區。在淮海戰役中,鄧小平同志任總前委書記,創立了不朽功勛。鄧小平同志逝世后,更是把骨灰撒在這里的海域。連云港市為了紀念小平同志,于2006年在這里建設了這座山頂公園。
11:00左右我們結束連島景區的游覽,去往海上云臺山景區。未到景區游客中心,導航顯示游客中心車位已滿。來到一處路口,這里有景區工作人員在分流車輛,所有自駕車輛都被分流至游客中心反方向的公路邊停放,然后由景區大巴將游客免費送至景區萬壽谷的入口。在這里我們充分感受到五一假期的人潮洶涌。盡管景區已經進行分流管理,我們還是在排隊30分鐘后,才得以乘坐觀光車上山前往云頂景區。再經過大約20分鐘的車程后,已是13:10才到達云頂入口。
海上云臺山,原是黃海中的一列島嶼。唐代大詩人李白天寶四年(745年)寫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首句“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中的“瀛洲”就是指的海上云臺山。康熙五十年(1711年),這座16億年前即形成的古陸,在地球和時間的共同作用下,從大海深處開始向陸地奔赴。海上云臺山與陸地相連,成為峻峰深澗,奇巖坦坡,山光水色,獨具神姿的名山,被譽為“海內四大名山”之一。云臺山在國內,同名景區近20個,而海上云臺山卻獨此一家。景區占地40.78平方公里,有大桅尖、二桅尖等47座群山逶迤、峰巒疊翠的山峰。主峰大桅尖,海拔605.4米,為江蘇第二高峰。主要景點有世外桃源、萬壽幽谷、云臺石林、云臺神鷹、悟道庵、法起寺、蓬壺仙境、船山飛瀑等,是一個以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為主題的旅游勝地。
景區入口的一座巨石上,鐫刻有蘇軾題寫的“郁郁蒼梧--海上山”。沿著景區步道跟隨人流亦步亦趨,首先來到山崖頂上“海天一覽”觀景臺。這里與懸空棧道相連,依山面海,凌空壯觀。極目海州灣,一覽港島城,駐足這里,山、海、島、港、城的山海奇觀,盡收眼底。有詩贊道:“山居有大觀,圖畫入眼簾。曠目千里遠,怡心數縷煙。島峰浮霧海,帆影接云天。海上長虹落,銀鷗舞蹁躚”。看山看海看風景,峰高海闊在云臺。海上云臺山懸空打造的風眼口,給游客以最美視角景觀,的確是匠心獨運的神來之筆。漫步半山棧道,駐足觀景平臺,俯瞰美麗黃海和港島新城,一時間,無不盡覽山海相連之遼闊,感受云蒸霞蔚之神韻。
繼續前行,經過“迎曙峰”、“云中漫步”、“將軍泉”等景點,在前方的兩山一溝壑中,一座長20多米的鐵索吊橋出現在我們面前,這里是“凌空踏浪”景點。游客眾多,擁擠不堪,景區工作人員在這里限流通過,每5分鐘通行一批游客。左右搖晃的吊橋上,游客們手扶欄桿,不忘打卡拍照。更有許多好事的游客,在吊橋上拼命搖動,惹得一些恐高的游客不住地驚呼尖叫。
穿過吊橋,經過一排石柱上立有鷹雕的石級棧道,前方一座巨大的象形山石孤傲而立,像一只巨大的老鷹正欲展翅飛翔,這就是景區著名的“云臺神鷹”。在“云臺神鷹”小憩片刻,沿向上的崎嶇石徑登上山坡,眼前的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一條長長的木棧道,孤懸于陡峭巖壁之上,如同鑲嵌在山腰的金色腰帶,給海上云臺山平添幾分柔美。
木棧道順勢伸展,一側是山體,一側則是幽深的深谷,沿山勢一直通向海邊。漫步棧道,眺望禪意山水,傾聽鳥囀蟲鳴,移步易景,峰回路轉,如入靈山勝境,自然空靈之美撲面而來,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景區在山頂依不同角度建設了“觀海臺”、“觀島臺”和“觀港臺”,“觀海臺”自然是與“海天一覽”相仿,從峰頂來眺望海天相接的蔚藍海景,“觀島臺”則是在峰頂遠觀我們剛剛游覽過的東西連島的山水勝境,而“觀港臺”則可以于峰頂俯瞰連云港港區的境況。在連綿逶迤的山脈環抱之中,連云港靜臥于蔚藍天空下的蔚藍海灣之中,港區碼頭分列、吊機林立,裝貨的輪船在起重機的反復回旋中有序地裝載著貨物,滿載的貨輪在汽笛聲中緩緩駛離港區。
觀海、觀島、觀港,山頂平臺人頭攢動,熙來攘往,游客們爭相排隊選擇自己喜歡的角度打卡拍照。我們在擁擠的人潮中依次打卡完畢,開始下山返程。原本計劃接續游覽景區的法起寺和悟道庵,但按目前景區的人流狀況,如果要游覽完畢應該還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因為我們已經計劃了晚上到啟東住宿,距目的地還有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而且假期期間車流緩慢,到達那里至少需要5個多小時的時間,于是我們結束了海上云臺山的游覽,再乘坐免費大巴返回停車地點,驅車離開連云港,去往今天晚上的住宿地——江蘇南通的啟東市。
驅車行程430公里,用時6小時,晚上21:00到達啟東全季酒店。全天行程510公里,明天計劃到上海市崇明島上的西沙明珠湖游覽,然后再到外灘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