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9 #每日美育分享#
【我想畫……我要畫……】
孩子不但要自己關電視,自己吃東西,自己剝橘子,甚至考慮開始使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這樣的行為在繪畫活動中也會表現出來。一個人懷著畫畫的熱情想畫些什么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如果這個時候不必要的出手,多嘴進行干預的話,就前功盡棄了。
2019/9/10#美育每日分享#
【用語言對線條進行解釋說明】
孩子兩歲以后,到四歲左右。開始對自己畫的東西以自己對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釋說明。這是通過語言的功能初次達到的能力,例如:孩子畫了一個封閉的圓圈,看起來這個圓圈的形狀既不是丸子也不是面包,面包丸子也沒有擺在眼前,但孩子卻解釋說這是丸子,那是面包。
2019/9/11#美育每日分享#
【變化的解釋說明】
媽媽:寶寶你畫的是什么呀?寶寶:圓。當爸爸回來問:這是什么呀?寶寶:這是爸爸。這絕對不是孩子在撒謊,不過是因為孩子會把畫完的畫看作那時那刻最重要的東西,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越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象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千萬不要不盡情理地告訴孩子,這哪里是媽媽的樣子,媽媽應該是這樣的。不要摧毀難能可貴的萌芽,反而去教孩子畫事物的具體形象。
2019/9/12#美育每日分享#
【過分拘泥于顏色和形象】
很多媽媽心里很焦慮,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孩子,希望孩子盡早畫出整潔干凈的話來。孩子的成長是要一步一步經歷每個發展階段的。在兩歲多的時候,給孩子一種顏色就夠了。不要讓孩子盡早使用顏色畫畫,做和孩子發展規律不相符合的事。
兩歲八個月的阿崎畫游艇時,總是在唱數字4是什么?因為有人教過他數字4像游艇。而其他的他都說:不知道。
2019/9/13#美育每日分享#
【從圓圈和線條向形象自然過渡的畫】
線條和線條相結合的直線,有封閉的圓圈,還能夠解釋說明繪畫的內容。是因為孩子已經培養出了繪畫的能力,過渡到開始畫像樣的形象階段。孩子用自己發現的方法畫出來獨具個性的作品。
2019/9/14#美育每日分享#
【兩歲兒童繪畫用具】
不要給孩子很多種顏色,只需一種除了粗的馬克筆外,還要給孩子細的簽名筆,圓珠筆,鉛筆,蠟筆,紙張既要有小的,也要有大的。
2019/9/15#美育每日分享#
【自始至終繪畫賦予同樣的意義】
三歲半左右,孩子有目的的動手畫畫。孩子腦海里首先浮現想要畫的東西,隨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動手畫畫,盡管還不能畫具體的形象,但孩子把圓圈當作要畫的東西,一個又一個的畫著圓圈。
”
2019/9/16#美育每日分享#
【日新月異發展的三歲兒童】
這個時候,孩子特別喜歡玩情景模仿游戲,模仿醫生,模仿超人在天空中飛來飛去,想象自己是媽媽三歲的孩子,憑借想象來扮演各種角色玩游戲。女孩兒喜歡穿公主的衣服……男孩兒喜歡扮演大人……
2019/9/17#美育每日分享#
【向有內容的畫發展】
在三歲半前,孩子只用單獨的詞語表示一個一個圓圈的意思。現在孩子把這些聯系起來,逐漸演變出了故事情節。 孩子給這些畫出來的線條圓圈賦予意義。最終這些線條和圓圈變成了能夠表達象征孩子感受的東西。
多聽聽孩子講的故事,記錄下來,標注好日期,把這些畫作為紀念保留下來,對孩子來說是最好不過的禮物。
2019/9/18#美育每日分享#
【“頭部人像”登場】
三歲多左右,圓圈上畫上點和橫線的頭部人像形象開始在孩子的畫中出現。在我們看來,好像畫的是同一張面孔。孩子說這個是媽媽,這個是爸爸,這個是小寶寶。
這個階段千萬不要斥責孩子,為什么不畫耳朵?為什么沒有手和腳?更不要犯愚蠢的錯誤去教孩子如何畫人物形象。請等候,欣賞著孩子在繪畫方面令人驚嘆的進步。
眼睛笑瞇瞇的模樣,就好像太陽公公是他們的好朋友,這種把非人類的東西畫的像人類一樣的表現手法,叫做擬人化表現手法。就是三歲多左右孩子開始的幼兒期兒童繪畫的特征之一。
2019/9/20#美育每日分享#
【用圓圈和線條講述故事】
羊羊(4歲)畫 ,房子,秋千,天空下著雨,最下面的是花草。下面的豎線是草地。方形是秋千。斜著的長長伸展的線條是雨。
2019/9/21#美育每日分享#
【出現了多個人像】
四歲左右。孩子開始畫家里的人,自己感興趣的人。(公主,奧特曼,孫悟空……)男孩子把爸爸,奧特曼當做無時無刻都靠得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