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顛覆你的學習思維,六個月學會一門外語。
原則一
對你重要的“有關聯的”內容開始。
原則二
把新的語言作為溝通工具……從第一天開始,只要會,就要用。
原則三
用可明白輸入,懂含義為先
當你先理解溝通的含義,你會下意識獲取語言內容。
學的快的人,含義先,詞匯后。 含義先,詞匯自然來。
原則四
要學好外語,你必須學好你的外語功夫。
記住……學習外語是一個生理訓練過程 。
只要發音對,剛開始口部肌肉會很痛。
原則五
輕松好奇+忍耐歧義=學得快!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七個行動
行動一:泡腦子
1.一直把自己放在聲音海洋中,用注意力去聽節奏,掌握語感。
2.練聽力,先窄后寬。先聽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行動二:注意力放在抓住含義
詞組對照法
·先中文,后外語。
·多媒體化:音頻、視頻、文字。
行動三:混合有的,創造溝通
10個名詞X10形容詞X10動詞=1000句話
行動四:從核心高頻內容入手
1000詞日常生活85% ,3000詞日常生活98%。 已經總結出來的,能節省你大量時間。
第一周-開口說話工具箱
這個怎么做?這個怎么說?我不懂,請再說一遍。
第二周-第三周
代詞,高頻動詞,高頻形容詞。
·你。 ·我
·那個 ·給 ·熱
行動五:找一個語言家長
語言家長規則
1.盡量理解你在溝通什么
2.不刻意糾正你的錯誤
3.經過確定的含義,提供合適的反饋
4.盡量用你已經會的詞,跟你溝通交流。
行動六:模仿母語者的臉部發音
行動七
“外語鏈接”心中“畫面與感覺”例如想到火的圖像,腦子就出現fire ,不斷想,加強這個管道,最終跟母語一樣。
祝你好運!—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