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后裔,因為漢朝頒布的推恩令,到劉秀父親這一輩,只是一個縣城的縣令。劉秀出生的時候,出現了很多奇怪的事情,他出生的時候房屋內沒有點蠟燭卻有耀眼的光芒散發出來。房門前的的植物自己長了出來,因為長的比較秀美,父親給他取名叫做秀。但是,父親去世的早,只留下了劉秀和其他兄妹們相依為命。長大后便逐漸顯示出了自己的不凡之處。他為人仗義,喜好結交俠義之士。等到他成年的時候就前往了太學前去求學,在太學他認識了鄧禹,朱佑等人,這些人就是他以后的班底。
自西漢成帝時期,因為漢成帝本身的昏聵,加上用人不當,導致朝政一片烏煙瘴氣,國家已經到了隨時滅亡的地步。漢哀帝死后,王莽獨攬大權,很快就不滿意自己是個攝政大臣的名頭,于是直接廢除劉嬰,自己稱帝,建立了新朝,西漢在經歷了214年的時間統治后終于滅亡了。
王莽當政的時候,盲目的推行自己的新政,不切實際,又觸動了地主豪強和平民百姓的利益,很快對王莽的反對聲音就開始起來了。加上民間連年的災難導致民不聊生,終于,在新莽天風年間,赤眉君,綠林軍,銅馬軍等各路的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大批的地主豪強也開始紛紛進行倒莽,頓時天下大亂。
劉秀和自己的大哥看到了現在亂世已起,是時候闖出一番天地的時機,于是在大哥劉伯升的帶領下,兄弟二人通過結交的南陽諸多子弟拉起了一支隊伍,加入了反抗新莽政權的隊伍中。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劉伯升正式打出了“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口號,宣布起義,并且派遣親客通知鄧晨在新野起義,劉秀,李通,李軼等人在宛城起義,自己則率領七八千人在舂陵起義,聯合新市和平林等綠林軍。
劉秀兄弟和南陽宗師子弟在南陽郡舂陵起義,史稱劉秀兄弟的兵馬為舂陵軍,舂陵軍的主力就是南陽的劉氏宗師和本郡的地主豪強,當時兵少將寡,裝備很差,甚至在戰爭初期,劉秀上戰場都是騎牛上陣的,直到后來激戰殺死了敵人才能夠獲得戰馬。更始元年(公元23年)二月,西漢宗室劉玄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是為更始帝,對此劉秀的大哥劉伯升以及南陽劉氏宗室極為不滿,但是迫于綠林軍人多勢眾,又有大敵當前,只能暫時作罷,劉伯升被更始帝封為大司徒,劉秀則被封為偏將軍。更始政權建立,復用漢朝旗號,這一舉動大大震撼了新莽政權,王莽積極派遣四十萬大軍直接向昆陽和宛城一帶進攻,企圖撲滅新生的更始政權。但是劉秀在大戰中取得首功,新莽政權號稱百萬大軍的主力被覆滅與昆陽城下,新莽政權土崩瓦解,更始元年,綠林軍攻入長按,王莽在混亂中被殺,新朝覆滅。
雖然劉秀在大戰中取得首功,但是自己的大哥劉伯升無緣無故就被更始帝所殺,這讓劉秀內心十分痛恨,但又無可奈何,現在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和更始帝對抗,只能把大哥的死藏在了心里,等待時機,韜光養晦。一舉覆滅更始帝。平時在劉秀面前表現得極為謙恭,更始帝見此,覺得內心有些愧疚。因此便將劉秀拜為大將軍,武信侯,劉秀回到宛城后不久,在宛城迎娶了他夢寐以求的陰麗華。但是劉秀心里明白即便是一時讓更始帝不猜疑自己,以后也可能會得到與兄長一樣的下場,畢竟自己聲名遠播,功高震主。
當時王莽政權雖然已經覆滅了,但是黃河以北地區很多地方都還在觀望沒有歸附更始帝,赤眉軍在山東發現迅速,聲勢日益壯大。還有河北等地方割據。劉賜對更始帝說:“劉秀是去河北招撫的最佳人選,并且河北一帶只能是劉秀去最為合適。”但是以大司馬為首的綠林軍出身的將領強烈反對劉秀前往河北,不是劉秀河北沒有能力,而是劉秀實在是太有能力了。這讓劉玄很是為難。就在劉玄猶豫不決的時候,馮異向劉秀說一定要想辦法巴結左丞相曹竟和他的兒子曹詡,劉秀聽了他的意見后就去結交曹詡,在曹詡的協助下,劉秀才得以被委派到河北,從而有了用武之地。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派遣劉秀前往河北。可是到了河北以后,劉秀才發現事并沒有這么簡單,一個名叫王朗的人被擁立為帝,一時間,劉秀的處境非常艱難。甚至有逃離河北的心思,幸好還是得到了河北一些豪強的支持才能夠有立足之地。不久劉秀在真定王劉揚和其他河北豪強的支持下,攻破了邯鄲,將王朗擊殺,劉秀能夠得到真定王劉揚的支持,是因為劉秀必須迎娶劉揚的外甥女郭圣通為妻,此時距劉秀迎娶陰麗華為妻還不足一年。
劉秀在河北的勢力越來越大,讓更始帝劉玄也越來越不滿,下令將劉秀封王,讓他交出兵權回長安,但是劉秀以河北還沒有完全平定為理由拒不接受劉玄的命令。劉玄派去河北監視劉秀的人也被他殺了,自此,劉秀和劉玄公開決裂。劉秀開始了統一河北的戰爭,先是把河北的銅馬軍打敗,把銅馬軍收服,讓自己的實力又大增了一番,關中的人都稱他為銅馬帝。在將河北一統以后,劉秀把河北作為自己的后方大本營,他的下屬和眾多將領們勸說劉秀開始在洛陽稱帝,建元建武,為了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為國號,史稱后漢,也因為洛陽位于東方而稱劉秀所建立的漢朝為東漢。劉秀是為漢朝光武皇帝。
與此同時的長安城非常的貨款,赤眉軍擁立傀儡小皇帝劉盆子為帝建立了建世政權,擁兵三十萬進攻關中。更始帝派遣眾將領與赤眉軍交戰,都是大敗而歸,死傷慘重。不久更始帝向赤眉軍劉盆子請降,后來被殺。劉秀聽聞綠林和赤眉兩大集團火拼,也派遣了鄧禹進去關中,靜觀其變。后來劉秀與赤眉軍大戰了多次,最后幾十萬的赤眉軍在陷入困境之地后向劉秀投降,自此,縱橫山東幾十年的赤眉軍被劉秀扼殺在了血泊之中。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劉秀登基后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于平定了天下,使得自新莽政權末年以來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中國再次歸于一統。為了使飽受戰亂的中原之地盡快的恢復和發展,光武帝劉秀實行輕徭薄賦,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罷免貪官污吏,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還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縣,極大地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到了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史稱“光武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