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之事有好壞之分,很多人也就用好人壞人來區分世間之人,然而非黑既白的事并不存在,非好既壞的人也太片面。
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元年,劉恒初登皇帝位,對于幫助清理呂氏勢力的文武大臣大行封賞,出力最多的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灌嬰為太尉,又命從代國跟隨而來的心腹宋昌、張武分別為衛將軍和郎中令,掌管宮中禁軍和政務,從兩方面加強了皇位的鞏固。而后又封賞了劉姓皇族,朱虛候劉章、東牟候劉興居等都由侯爵進至王爵,瑯琊王劉澤徙封燕王,采取籠絡的手段安撫了宗族諸侯。
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皇太子劉啟(后來的漢景帝)母子,劉恒剛當皇帝,正妃所生的四個兒子先后夭折,太子之位順其自然地輪到了年紀最大的劉啟來當,其生母竇漪房也由一介民女做到了皇后之尊。
皇帝位坐穩了,劉恒也開始鞏固自己的權力,周勃因諸呂之功傲劇之極,文帝開始還能忍受,后來越加反感,別人及時提醒周勃功高震主,趕緊辭去了右丞相之位,由陳平接任。但一年之后陳平就病死長安,文帝又召周勃續任。
此時劉恒治理國家靠的是一幫元老和心腹,國家政策也延續了惠帝呂后時期的黃老之治,民生得到進一步發展。但此時各諸侯王的勢力已經變得十分強大,匈奴在邊疆的侵擾持續不斷,漢文帝十分渴求天下賢才能夠幫助治理國家。賈誼就在此時出現于劉恒面前,一個二十一歲的小伙子被舉薦為博士之職,劉恒與之問對,針對當時時勢,每每都能擊中要害,提出的建議深得文帝和同僚贊許,一年之后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其后又提出重農抑商、修訂禮法等措施,都被接受采納。賈誼是群臣中對諸侯威脅認識較清晰的一人,向文帝提出遣送列候回到封地的建議,文帝欣然應允,甚至想提拔他為公卿。這一下就捅了馬蜂窩,賈誼的才華本來就遭人嫉妒,此次的建議又觸及列候利益,周勃、灌嬰、東陽候等人狀告他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被文帝疏遠,后來謫遷長沙王太傅。周勃等一眾在京為官的諸侯也被發回封地,由灌嬰接任右丞相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