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媽媽發現,孩子在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期間,體重身高的生長曲線都很好,可是好像加輔食之后,生長曲線呈下滑趨勢?這是由于母乳不足了嗎?是否又要發起新一輪的追奶攻勢?
? ?其實,從6個月后加輔食起,孩子就已經走在自然離乳的路上了。母乳中的鐵和寶寶需要的鐵,存在非常大的缺口了,就算白天背回1000ml的母乳,鐵的吸收率再高,也是杯水車薪了。從這個時期開始,高鐵輔食的及時添加,成為重中之重。分答上,對孩子不愛吃飯的提問也非常的多,各個月齡段的都有。
? ?在此,給大家一些參考建議,看完后你去試試看?其實方法得當,每個寶寶都能愛上吃飯。
1、控制零食
? ?正餐前給寶寶吃零食,無疑會增加寶寶的飽腹感,尤其很多零食,比如薯條、膨化食品都是高熱量食物,各種糖、鹽、調味劑都在干擾孩子的味覺。很自然的,孩子到了吃飯的飯點時感覺不到饑餓感,自然沒有太多胃口吃飯菜,相信各位媽媽一定深有體會。
2、食物種類多樣化
? ?建議成人和孩子都盡量在每日膳食里攝入以下五大類食物:第一類谷薯雜豆類,第二類蔬菜水果類,第三類動物性食物如畜禽魚蛋奶類,第四類為大豆堅果類,第五類為油脂類。每一種類只要孩子試敏不過敏,大類內部可互相替換。在寶寶添加新的食物試敏不過敏后,盡快豐富寶寶的食物品種(堅果如果要給孩子,請煮軟碾碎再給)。和大人類似,一天12種以上,一周25種以上。
3、外觀盡量秀色可餐
? ?外觀上,盡量做到顏色搭配多樣,秀色可餐,能引發孩子食欲??梢越梃b食譜書籍,借助一些輔食工具和模具來實現。給每盤食物取個有意思的名字,比如“猴子撈月亮”、“螞蟻上樹”等,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4、讓孩子自主進食
? ?從加第一口輔食開始,盡量引導孩子自主進食,大人不喂飯。當然,偶爾和孩子來互喂的游戲,也無傷大雅。研究發現,當嬰幼兒在把餐桌弄臟、弄亂的同時,他們也正在進行感知、學習和分類,而不僅僅是搗亂而已。所以家長們,下次你們的孩子再把餐桌弄得一團糟,做好在餐椅下方鋪墊報紙和打掃衛生的工作就好,可別代勞和打擾了“天才”們的學習。
5、讓孩子參與買菜做飯的勞動過程
? ?帶孩子一起到超市或者菜市場買菜,孩子越大越能自主挑選想吃的食材,一起參與種菜,買菜,摘菜,洗菜,和面,包餃子等勞動的過程,增強孩子的參與感,他會覺得這頓飯和他是有關聯的,吃起來分外香甜。石榴妹的幼兒園時不時開展摘菜和做飯活動,孩子在學校享用自己的勞動成果,老師反饋每次都吃得很干凈。有一次石榴妹從幼兒園帶回自己包的餃子,爸爸想嘗一口都不給,吃了個底朝天。
6、和兄弟姐妹同伴一起進食
? ?小時候,我很好奇我媽為什么每次養豬都要養一對,我媽跟我說,只養一只的話會非常挑食,很難長肥膘!是否因為有競爭也互相陪伴,會吃得更好,我就不清楚了(“動物實驗”僅供參考)。總之,雖然沒有二胎,但我自己親測,石榴妹和她表哥,和幼兒園小朋友們一起吃飯,吃得更快更多些。
7、多運動
? ?白天清醒時,小月齡寶寶在大人看護下多趴多玩多運動。孩子越大,需要安排戶外活動的時間越長,每天保證戶外自主運動至少1小時以上,增加孩子的運動量和感官刺激,也能增強能量的消耗量,餓得快,吃得也香。
8、食物性狀符合孩子月齡
? ?輔食食物性狀,在6個月為泥糊狀,7-9月齡轉為末狀,10-12月軟塊,丁狀。米糊用一個月左右即可,之后就要用濃稠粥(程度在可以停留在勺里不會流下來),軟米飯,爛面條等代替米糊,長期給寶寶進食米糊,能量密度不夠,不利于寶寶咀嚼能力鍛煉,也可能太精細而容易便秘。就算沒長牙的孩子,只要是勺子能碾碎的程度,孩子的牙齦就能搞定。研究表明,嬰兒10月齡前未嘗試“塊狀”(軟)食物,喂養困難的風險增加。
9、不要害怕被孩子拒絕
? ?研究表明,嬰兒平均要拒絕7-8次,才會接受一種新的食物,幼兒則會拒絕10-14次以上。許多家長不了解孩子認識和接受食物的規律,嘗試兩次三次就放棄的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有耐心,不放棄努力,今天拒絕,過幾天再換個花樣,變化食物的烹飪方式,不拋棄不放棄。
10、就餐時不給孩子進食壓力
? ?遇到不愛吃飯的孩子,雖然全家老少非常擔心和焦慮,然而,在餐桌上,在就餐時間,請盡量營造輕松愉快的進食氛圍,不要將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孩子的嘴上,瞅著孩子看他能吃多少食物(孩子對情緒非常敏感,他能感覺到)。沒有人愿意在眾目睽睽下有壓力的進食。給孩子20-30分鐘的進餐時間,如果不吃,不要強迫,把食物收走吧。
? ?此外,提醒各位家長,滿月后就給孩子繪制生長曲線,及時兒保,動態監測,以便于喂養方面發現問題能得到及時的調整和改善。家庭成員和照料人學習氣道異物----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相關急救知識,備用。
? ? ? ?你還有更多的妙招?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