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豆遇到了不開心的事,媽媽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媽媽猛然想起,這是自己小時候媽媽說過的話啊……
姥姥總是用肥皂手洗內衣,媽媽也從來不用洗衣粉、皂液洗內衣;
姥姥包的餛飩一個一個坐得整整齊齊,媽媽包的也是一樣;
姥姥總是把粘商標的膠用風油精擦得干干凈凈,媽媽也是這么做的;
姥姥會手工縫制鞋墊,媽媽縫的鞋墊雖然針腳沒有姥姥的細致,但走線方向和姥姥一模一樣;
姥姥的床頭總是堆著一大摞書,媽媽的床頭也總是有書;
姥姥救過溺水的孩子,媽媽捐過造血干細胞。
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美國曾經有一份長期追蹤幼兒發展的報告,結論是:母親的個性,不管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居家環境所造成的,對孩子的影響力超過早期的介入計劃。母親的智商、情商對孩子的影響超過了早期的介入影響,對孩子的智商、情商有直接的影響。
其實不難理解,孩子和母親在一起的時間最多,每天感受到的是母親心情變化,聽到的是母親說的話,看到的是母親接人待物。孩子的大腦時時刻刻都在內隱的學習,母親是孩子崇拜的的榜樣,母親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遇到同樣的情景就會和母親一模一樣。
母親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
愛迪生小時候在校學習不到三個月,老師認為他是一位遲鈍的學生,便和他的母親說:“愛迪生一點不用功,還老是提一些十分可笑的問題。我看這孩子實在太笨,留在學校里只會妨害別的學生,還是別上學了吧。”他母親非常生氣地說:“我認為愛迪生比同齡的大多數孩子聰明,我將教我的孩子,他再也不會來到這里!”
回到家里,母親對愛迪生說:“先生說你是低能兒,但母親不以為然。你明天不要到學校里去了。母親今天在先生面前已發過誓了,學校里當你低能兒,無法教育,我總得在家里好好地教育你。我今天也應該和你立一個誓。母親已立了決心,無論如何要使你成為世界上第一等人物,你能不能發這個誓呢?”愛迪生說:“母親,我愿意發這個誓,我定要做番大事業。”
母親接著說:“從現在起,我就是你的老師,但我有兩項約束。第一,你要做什么事必須先告訴媽媽,因為你做的事雖好,但也許會妨礙別人。你要知道,給別人惹麻煩是不好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不可再去妨礙別人,長大后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今后你得好好的用功,媽媽要當你的老師,你必須認真聽我的教導。”
就這樣,愛迪生在母親的支持下走上了發明之路,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
愛迪生的母親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她了解自己的孩子,對愛迪生有信心,相信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對愛迪生有耐心,自己教導愛迪生;有決心,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支持愛迪生走上發明的道路;有方法,在支持愛迪生的同時會約束他不對他人造成影響。
母親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
母親緊張、孩子焦慮;母親憤怒,孩子恐懼;
母親悲傷,孩子憂慮;母親恐懼,孩子驚慌;
母親溫和,孩子大方;母親樂觀、孩子自信;
?母親開心、孩子安心;母親寬容,孩子勇敢;
媽媽知道,小豆豆今后一定會很用心照顧自己的孩子,因為媽媽和姥姥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