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知道” 到 “做到”

從我的書堆里翻出了一本閑置的書,講的是如何知行合一。

書很薄,觀點很簡單,但是很又見地。簡單地概括一下全書:

為什么人們做不到知行合一?

1. 信息過載。知識到手很容易,而且獲取知識要比應用它們有趣地多。例如:Mark黨們

2.消極過濾。人們即使對于有利于他們的信息也會半信半疑,而且故步自封,不愿意改變。

3.缺少跟進。人們缺少切實的計劃幫助自己改變習慣或者行動。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有間隔性的重復。僅僅一句話很難讓人產生持久的變化,它必須不斷地重復,不是不間斷地重復,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之后再重復。

因為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我們無法做到重復所有的信息,因此首先我們必須保證信息的來源是少而精的,而非多而淺。與熱衷于不斷尋找新的概念和信息相比,保持跟進尚未掌握的知識更重要。只接觸了一次的信息,人們只能掌握其中的一小部分。

無論是從小到大的教育系統,還是我們周圍的交際圈都傾向于否定我們的想法,而非鼓勵。因此,我們養成了消極思維與封閉的判斷性思維。我們在應對新信息時應當采取積極的心態:不帶預判、為之興奮、及時記錄、運用想象力、我能怎么運用它。

跟進計劃需要指導(structure)支持(support)問責(accountability)。練習不能幫你做到完美,只有完美的練習會讓你做到完美。

思考:

信息過載是指信息層面的,消極過濾是指態度層面的,跟進計劃是指行動層面的。

信息層面的少而精,只需要我們立下目標,例如選擇自己的職業道路,我們不會同時希望成為一名會計師和物理學家。

態度層面則需要更多的努力,以破除我們無意識的舊思維。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意識到,舊的思維是錯誤的,他們不利于我們吸收新的信息,更好地成長。其次,我們要認可積極思維的好處,并且意愿去應用它。最后,我們需要觀察自己,什么時候又回到了舊思維,然后及時地拉回來。比如很多人減肥不成功的原因就是他們享受美食的欲望和瘦身的愿望互相打架,而且經常是前者勝了。

行動層面最佳的是找到一個老師。稱職的老師會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不稱職的老師,例如健身房教練在指導你健身的時候,和你有利益沖突,他們希望你辦越多的卡越好,他們不夠真誠。或者,有些老師信奉嚴師出高徒,很少給予鼓勵,讓學生很容易泄氣。或者有些老師雖然擁有知識,但是不知道如何教,怎樣才能用簡單的語言讓別人理解。

我傾向于自學的一大原因就是,找老師的過程就已經耗盡精力和時間了,更不要說老師和我的磨合期,以及老師本身的缺點。而自學的話,我們可以通過看網課、翻閱指導書,達到指導(structure);通過自我鼓勵,達到支持(support);通過定期小測試,達到問責(accountability)。當然以上都是理想情況,我很有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教科書,我不能堅持,我不想做小測試以面對自己掌握不扎實的事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