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筆,寫出桃李芬芳,留下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傾盡滿腔熱情,收獲四季心安。她是春風,用真情吹綠每個孩子枯瘦的夢鄉;她是陽光,溫暖著每個孩子的花季雨季,她就是在教育路上播撒愛心,歷練匠心,用自己的點點付出,默默踐行著教育事業的謝婧老師。
一、以愛之名,冠以其心
? 前蘇聯教育家捷爾任斯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江蘇著名的特級語文教師黃厚江老師也說:“我愛我的學生,成績好的我喜歡,成績不好的我也喜歡,甚至特別調皮、行為不夠規范的學生為也喜歡。”她深以為然,也這樣踐行著。
? 小李是班上中上的學生,人很聰明但自控能力較弱,喜歡玩手機,在家里學習時只要他姐姐打個盹,他就在玩手機了。周末作業基本不做,任課老師常常反應其交空白作業;上課上自習常常說話,甚至一度有老師跟她說小李太不爭氣了想放棄他。而她在懇請任課老師不要放棄后會及時地找小李本人聊天談心,并調整座位,與其家里人溝通,多方面去努力。甚至周末常打電話到小李家里了解其在家學習情況,生活情況,而這一做就整整堅持了整個初三,而小李也未辜負她的期望,在中考時成了學校最有名的黑馬。
? 小程是班上的后進生,厭學,沉迷手機。在今年過完年后就整天窩在家里玩手機,開學后家人勸其來學校報名,他不愿意,發脾氣砸東西,整天抱著手機過著醉生夢死,行尸走肉的生活。小李的父母都放棄了,妥協了。但謝老師聽了后很著急,當時正下著蒙蒙細雨石芫到處都在修路,很多路段都填了黃泥,道路泥濘,不大會騎摩托車的她克服著內心的恐懼,在上坡下坡,在打滑中,在路面積水坑中,在十八彎山路中,膽戰心驚地一路問著老鄉,找到了小程家,與其交流溝通為其做思想工作,最終小程返回學校就讀。
? 她常說,“教育是愛,愛是關注孩子的關注,在乎孩子的在乎,要堅信優秀是可以種植的。” 當學生在學習中迷途了,她用愛來喚醒學生,用愛來點亮學生的讀書歸途,如千年老樹守護著幼苗,默默付出,經年累月,從未改變,靜待著他們的開花結果。
二、春蠶吐絲,燈塔照人
? 她常常說,“我們的課堂應該是這樣的——學生進來前和出去后的時候應該有變化。我們語文老師一定要能影響學生,讓其體悟到人生不僅有眼前的茍且,更要有詩與遠方。”她一直認為好食材需要好廚師,好樂曲好需要好樂師,好軍隊需要好軍師,好課文需要認真的老師。
? 因此,她每次都認認真真的備課,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鉆研教材,上網查資料,了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料,結合課堂實際運用朗誦視頻、課件、背景音樂配合教學,向45分鐘課堂要質量。慢工出細活,準備足而顯從容,所以她的課堂就像一條小河,清新溫潤,又浪花飛濺,教學過程如行云流水,她教的瀟灑,激情飛揚,學生學得輕松,收獲滿滿。
? 她勇挑重擔,在小兒剛斷奶沒多久就接下了九年級兩個A班的語文課兼班主任和學校圖書館。每天早上五點半鐘起床到學校督促學生練體育,吃完早飯送其大兒去幼兒園后又馬不停蹄地趕來學校督促學生早讀,課間操繼續監督學生練體育,12點開始督促學生讀小科目,13點開始檢查學生午休,下午17點繼續督促學生練體育20分鐘,晚上第四節晚自習繼續督促學生自習,就寢時間查寢。她的時間似乎永遠不夠,改作文,改試卷,備課,似乎永遠在奔跑,不知疲倦,永不停息。
? 她說:“我熱愛教育,教育工作就像一本書,我很用心地讀,我讀得很辛苦,但很幸福”她就是這樣一位默默奉獻,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教育、教學和學生身上的可親可敬的人。
三、銳意進取,逐夢教研
? “我不是最優秀的,但我在努力激發最有優秀的我;我不是最出色的,但我在努力走向最出色的我”,她如是說。教之本在于師,她一直堅信教師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教育教學質量,因此,長期以來,她一直堅持各種形式的業務學習,積極實踐科學發展觀,明確人民教師是神圣使命,努力提高自己傳道授業解惑的理論基礎和義務學習。
? 去年在宜春參加省部編教材培訓,她感冒嚴重,咳嗽咳個不停,仍堅持努力學習,用心寫讀書心得,當時此事被帶隊劉真老師寫進美篇,得到了省教研室主任杜主任的肯定。她一直認為自己在教學上還有很多不足,所以她堅持讀大量專業書,向名家學習。她讀肖培東的《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語文教學藝術鏡頭》、《美好的教育姿態》、讀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散文名篇教學實錄及評點》、讀王榮生的《聽王榮生教授評課》、讀《備課到底備什么》、《好讀書不求甚解》《文心》《落花水面皆文章》《七十二堂寫作課》等等。她認為作為一個語文老師要成長一定要堅持閱讀、堅持思考、堅持寫作,為能堅持寫作,她在劉真老師的帶領下注冊了簡書APP,在簡書里結識了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志同道合的老師,甚至關注了韓軍、丁衛軍、曹公奇、司艷平等當代全國語文界名師。
? 未來路漫漫,任重而道遠,她唯愿立足三尺講臺, 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教育這塊沃土上,譜寫自己無悔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