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Grace,這周想為大家分享的書籍是<<心流—最優心理學體驗>>,我想很多人一定對心流這個概念不陌生,我也是如此,但真正閱讀這本書后,才發現心流不單單指專注做一件事這么簡單,其中的應用涵蓋到了我們整個人生。
接下來來簡單介紹下這本書吧。首先心流是由積極心理學之父米哈里經過大量研究而提出的概念,定義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后會有一種充滿能量并且非常滿足的感受。這本書系統地闡述了心流理論,并就工作﹑人際﹑生活﹑休閑娛樂等方面解說如何進入心流以及心流如何使我們的生命充滿和諧的滿足。
心流在書中被喻為快樂的泉源,那快樂的反面呢?是憂傷,痛苦,焦慮,混亂的情緒?書中把這些情緒歸納成一個概念:“精神熵”— 每當資訊對意識的目標構成威脅,就會發生內在失序的現象。
這個概念對我來說醍醐灌頂, 這讓我想到了前一陣子的內耗,對自己的生活現況很不滿,又不知道從何改變,整個人都處于焦慮的狀況,每天感覺自己在消耗自己的精力,頭腦混亂,很痛苦呢。但這種狀況我只要去跑一場步或做瑜珈冥想,很神奇,內耗就消失了,我有一種能控制自己人生的感覺。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前者內耗屬于精神熵,而跑步冥想則屬于我的心流活動,要想快樂,要覺察自己的狀態,避免自己長時間處于精神熵狀態。要想快樂,要讓自己處于心流狀態。心流狀態是心理學上的最優體驗,代表資訊與目標親和,精神能量源源不絕,完成后會有一種興奮感。
心流的最底層需要的能力就是我們的注意力。注意力是我們十分珍貴的資源,書中提到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我們只有能控制我們自身的注意力,才有辦法控制心流,進而控制人生。在現今的網路時代,如果你和手機沒有良好的關系,它就會是偷走你注意力的敵人。當我們忙碌過后或焦慮或不開心,也許都會拿起手機亂滑一通,滑的時候也許是放松的,但過后卻是更焦慮的。為什么呢?因為當你處于精神熵內在失序時,手機外在的刺激可以令你暫時處于一個其所虛擬的有序世界,但當你回到現實中,你自我本身仍然是失序的,所以,你必須培養自己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從而進入自身所建構的心流世界,擁有心流,你就等于擁有了啟動快樂的鈅匙,獲得心理學上的最優體驗。
這本書的內容還有很多精彩的部分,真心推薦所有小伙伴閱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