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到底是誰的節日?
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顧名思義是兒童的節日,這時候,社會各界為了讓兒童快樂,都做了不同事,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安排了不同的內容。
更重要的是,兒童節到來的時候,兒童們高興,父母幸福,學校忙乎,一些商家更是樂開了懷,看上去,六一兒童節,不僅僅是兒童的節日,也是大人的節日,是學校的節日,更是商家的節日。
那么六一兒童節,到底是誰的節日?是兒童的,父母又樂什么?是兒童的,學校到底是什么角色,商家怎么那么急?
其實,在如今,我們的六一兒童節,并不是兒童真正的節日,而是父母的節日,也是學校的節日,更是商家的節日。
六一兒童節的時候,父母就為孩子過了個節日,張羅開了,準備一頓可口的飯菜,給孩子改善,要不就在外面包一桌飯,給孩子過一個節日,或者就是帶孩子出去旅游,讓孩子玩個高興,反正為了滿足孩子,似乎父母想盡了一切,都要討孩子喜歡,更讓孩子高興。
但孩子高興嗎?孩子到覺得煩,父母的一切,孩子并不領情,孩子有孩子的快樂,孩子有孩子的節日,在他們心中,能與大伙在一起玩玩,高興一會兒,是最好的節日了。
學校更是為了慶祝六一,提前一月就準備節目了,從節目的編排,到節日的排練,孩子們的課余時間都是練習六一節目的時間,大張旗鼓,更是拉大旗,做虎皮,真正到那時候,孩子是表演的對象,不是六一兒童節的主角,而那些領導在講臺上講話到成了主角,一些學校能請到領導參加孩子們的節日也成為了一件榮譽,借助六一把一年中該辦的事都給辦了,還可以通過學生家長為學校拉些贊助,或者化緣。就連一些幼兒園,孩子們都成為其宣傳推廣招生的招牌,把孩子集結到一起,表演一個節目,吸引社會眼球,然后打出招生的牌匾,借此推廣一下自己,宣傳一下自己。
六一的時候,孩子是被利用的對象,是服務生,也是演員,更是推廣員,孩子不是六一的主角。
而就到六一到來的時候,一些商家更是大打六一牌,各種各樣的兒童消費營銷更是如火如荼,在商場,那些與孩子有關的各種產品,更是火爆。諸如慶祝六一活動的騎行活動,或者說是宣傳促銷活動,都以孩子為旗號。周日我去一家商場購物,門口站滿了六一兒童節促銷員,有推薦冷飲的,也有推薦吃食的,還有推薦旅游的,更有推薦自行車、手機的,凡是孩子能用的東西,都成為了六一促銷的對象和重點。
而孩子們到底需不需要,商家不管,只要讓你愛在心里,或者記在腦海里,才是王道,因此一些商家還通過微信朋友圈大作文章,只要你家孩子往那里一站,就送你一套兒童桌具,但你得幫忙發個朋友圈,這種捆綁了兒童節的宣傳和營銷,讓孩子受傷。
六一是兒童的節日,絕非是父母的節日,也不是學校的節日,更不是商家的節日,六一怎么過,還是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決定,是喜歡旅游,還是喜歡讀書,或者說是喜歡運動,或者說是與父母在一起聽父母講講故事,做些親情游戲,只要孩子自己決定了的節日,才是六一兒童節,不至于把六一節過成了宣傳節,過成了廣告節,過成了促銷節,更成為了金錢節。
原作刊于:【林蕭傳媒】原創雜談 | 白峰:六一,到底是誰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