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線以來早已突破一億用戶,對于很多人來說,每天一定會做的事情,就是刷一會兒朋友圈。我們習慣了從朋友圈了解他人動態、看一看有沒有什么新鮮事、有沒有什么有價值的分享。可能我們也會看看喜歡的代購有沒有分享什么好用的產品、賣零食、生活用品的微商有沒有新的活動和產品等等。
我們加一位新的朋友,可能第一反應是翻翻他的朋友圈,通過他的動態去分析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想送朋友禮物,也可以去看看他的朋友圈,看看他的動態有沒有透露出他的愛好。有的人朋友圈非常豐富有料、有的人朋友圈很專業經常科普、有的人朋友圈非常好看,總是會分享優美的照片、繪畫等、有的人朋友圈非常“好吃”,總是會分享各類美食,讓人食指大動。這些人的朋友圈總是讓我們很是喜愛,同時也能吸引我們向他們學習,或從他們那里購買相關產品等。
通過朋友圈,我們可以快速了解一個人,也會因此很信任這個人,有相關的問題也會第一時間想到他們。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朋友圈去打造自己的形象和個人品牌,建立個人品牌我們可以增加個人的口碑和聲望,同時也可以以此來進行變現。我們都知道朋友圈是一個具有強社交性的平臺,為了打造我們的個人品牌,我們首先需要做好自己的朋友圈定位。有了定位,才能知道自己朋友圈該發什么,目標用戶是誰,我們該學習哪方面的知識,又該為目標用戶提供什么內容。
朋友圈定位可以從四個步驟分析挖掘。
一: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找定位
興趣愛好是指我們做了會開心、有成就感的事情,不給我們錢,或者倒貼錢我們也愿意做。比如說閱讀,我們會愿意去不斷買書來閱讀,會去收集同類型的書籍,會去看大v的推薦等等。那么我們可以在朋友圈進行書籍類的分享,一本好書或者自己的感想、衍生的一些文章之類的。這樣,其他人在想要看書時可能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那個一直在朋友圈分享書籍的我們。
二:根據擅長的能力找定位
擅長的能力不同于興趣愛好,可以說是天賦,我們輕松就能做好的事情。也可以指通過后期專業培訓后得到的技能。比如說擅長畫畫,我們可以在朋友圈進行主題繪畫分享。通過每日分享,塑造出自己精通繪畫的形象。并由此去吸引鏈接愛好繪畫的人,也有可能會接到一些繪畫的工作,有機會建立社群,或者開課教授他人。
三:根據擁有的資源找定位
自己擁有的資源主要包含工作、朋友、親人、職業等。舉個例子,比如說自己有朋友在國外上學工作,那么自己可以利用她在國外購物的便利,進行朋友圈分享代購。又比如公司是票務公司,經常有優惠票價,那么也可以在朋友圈及時更新優惠票價以及購買方式。也可以在朋友圈提供代訂票或者與他人合作出售第一手優惠信息。當口碑積累起來后,他人想到代購或者優惠票務,就會第一時間想起你。
四:排列組合
將上面三種步驟得出的朋友圈定位進行重新排列組合,然后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朋友圈定位。在最開始我們可以選擇多種定位,一邊嘗試一邊調整,最終得出最精準的定位。
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朋友圈也是我們的門面。是他人快速了解我們的一種方式,打造優秀的朋友圈既能凸顯我們的專業性,也可以提高我們的知名度,同時也能助我們達到變現的目的。因此精確的定位顯得尤重要。希望大家都能通過自我分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朋友圈定位,并通過內容規劃、分享,去一步步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