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創業?
創業是一項收益極高的投資活動。
雖然創業九死一生,但是只要成功一次,并且讓這一次時間盡可能長一些,那么就很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首先,實現原始資本的積累,不僅改變個人、家庭的資產情況,甚至財務自由會變成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其次,這個社會上,人們普遍在乎的不是權就是錢。人們自己在乎權錢,也就會用權錢粗暴地去評判他人。創業成功,可以極大地改變其他人對你的認知,你會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第三,能夠促進你極快的成長。創業你就是托底的人,所有的問題會在你這里得到解決。不是說你創業了,你就會很厲害。是問題不在你這里解決很可能就是死路,你會被逼著去想盡辦法解決掉所有問題。
但創業真的是九死一生!
創業中最難預料的“死法”
創業會面臨很多困局,但是很多困局其實是可以通過個人的智慧和努力解決的,只要你堅持不放棄,有堅強的意志,更多的情況是“劫后余生”、“有驚無險”,在一次又一次“生死”考驗中,你野蠻成長,從能力到內心。
但是有一類困局是一旦遇到很可能就直接被判處死刑的,幾乎沒有緩和的余地,那就是政策。
當政策來臨時,可能沒有緩和的余地
在創業之前你會選擇項目,而很可能的順序是你看好一個項目,經過考察,發現不錯,于是開始創業。
如果是線下創業,你會選址,裝修,招聘,進行產品布局,薪資系統構建等等方面。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每一個都足夠棘手,你在處理一個個問題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進步。
你的想法會是擴大版圖,如何進行系統升級,到底提拔哪位員工做中層…
你還在為未來籌劃…
但是政策變了…
比如最近的“雙減”,對學科類輔導的監管,直接導致學科類輔導機構走向的盡頭。
可怕的時,你沒有任何的準備
知道有盡頭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猝不及防。就像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會死,但是你會每天擔心嗎?創業也是,一家公司怎么可能經久不衰,這個創業者是明白的。但是,你是接受不了“意外死亡”的。
更準確地說,你很難在創業的時候考慮到后路的。后路是什么?說到底是足夠的抵抗風險的資金,是萬一公司倒閉,能夠留給自己東山再起的資本。
可是創業創業,求的就是一個創造和進取,資本必然是逐利的,是追求擴大再生產的。在創業初期,創業者最常見的是賭上自己的身家,擴大生產。
就在這個擴大再生產時,政策一變,那很可能多年心血付諸一炬。
政策的改變對人的打擊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
政策的改變必然會導致經濟的巨大損失。但是你知道嗎,最痛的反而不是金錢的損失。是多年的心血可能站在了政策的對立面,你所做的可能是錯誤的,你的信仰可能也是錯誤的,這對人的打擊是致命的。
比如說,在教培行業做了十幾年的校長,他以為自己在教書育人,但現在更高的層面看,他發現自己做的是不利于社會發展的,這種領悟是讓人極度沮喪的。
創業努力很重要,有時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運氣,是順勢而為。
順勢者昌。